數日之內,張遼率部在猗氏、解縣一帶遊擊,還去蒲阪走了一趟,襲擊了一個征集糧草的隊伍,斬殺數十人,劫走了不少糧草。

    雖斬獲不多,影響卻不。張遼所領的這三百餘騎都是真正的精銳,裝備又明顯高出中山軍一大截,不論是個人戰力還是戰術配合,都不是河東世家的部曲能比,衛覬等人派兵圍殲,苦於騎兵數量不足,人少了不是對手,人多了跟不上速度,陷於兩難境地。幾次接觸下來,反倒是張遼追著他們打的時候更多一些,很多保持中立的河東大家族看在眼裏,自然有了想法,征集錢糧的難度陡增,衛覬親自出麵都碰了不少軟釘子。

    比起戰場上的勝負,張遼對吳國新政的宣傳作用更大。他不僅是嘴上,還給每一個借給他錢糧的人留下了字據,許諾不管到哪一年,隻要河東並入吳國疆域,現在所借的錢都可以抵充賦稅,絕不虧欠。這種聞所未聞的新鮮事很快傳播開來,魯肅的兩份公告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各縣鄉亭,被無數人討論。尤其是那些沒什麽實力的普通百姓,對傳中的吳王仁道充滿了期待,恨不得吳軍立刻取勝,趕走劉備。劉備給了世家好處,卻沒給他們好處——不僅沒有好處,反而加重了他們的負擔——他們對這位劉皇叔沒有一點好福

    衛覬見形勢嚴峻,不得不連發幾份急件,請劉備盡快想辦法解決張遼。再讓張遼四處遊蕩,河東的人心就散了。

    劉備接到消息,又氣又急。氣的是王淩不識大體,消極怠戰。如果他肯主動追擊張遼,怎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急的是伏擊不成,反而失去了主動權。魯肅背山立陣,如果他主動進攻,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如果考慮到雙方的戰力差距,這一戰就沒什麽勝算了,兩敗俱傷勢在難免,甚至可能被魯肅擊敗。

    劉備與司馬懿、裴潛等人反複商量,覺得形勢不容樂觀,必須采取對策。

    裴潛也覺得形勢危急,河東有失守的可能。沒有了河東,劉備還可以退守並州,但他們卻將麵臨滅頂之災。即使他們願意跟著劉備去並州,而劉備也願意帶著他們,失去了田宅之後,寄人籬下的日子也不好過。一兩個人還能堅持一下,拖家帶口的肯定不校

    裴潛建議劉備派張飛或者張合率領精銳騎兵去追擊張遼,就算不能立刻擊殺張遼,也不能讓他如此輕鬆。王淩是並州人,河東的得失對他影響不大,他自然不會出力。張飛、張合是劉備部將,他們明白河東得失的意義,會積極求戰的。

    劉備遲疑不決。張飛、張合肯定會全力以赴,但能不能抓住張遼卻不好。張遼所領皆是精銳,又一人三馬,速度很快,張飛、張合兵力少了,無法圍追堵截,兵力多了,又會影響對魯肅主力的作戰。

    司馬懿反複考慮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魯肅滯留不前,卻派張遼遊擊作戰,很可能是發現了伏兵。如今張遼已經將消息送到安邑城中,魯肅也知道呂蒙暫時沒有危險,更不會急於進攻,在這裏等已經沒有意義,不如主動撤退,保存實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