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聽過舜帝的故事嗎?”

    “聽過一些,不太清楚。”龐德道。他到了江東之後,的確聽人過舜避丹朱的故事,也知道是暗指孫策與朝廷的關係,但究竟是怎麽回事,他同樣一知半解。

    張遼等人也連連點頭。

    辛毗見狀,便把舜帝的故事大致了一遍,舜帝生於諸馮,受堯禪讓後,就在河東立都,具體來就是蒲阪,如今的虞城就是古虞國,是舜子商均的封國,也是舜帝的直係後裔,所以河東是虞舜的鳳舉之地。孫策以浴火鳳凰為號,和虞舜一脈相承,如今又回到虞舜的鳳舉之地作戰,自然是吉兆。劉備號稱劉漢宗室,可是連真正的子劉協都不是對手,他又能如何?所以的努力都不過是垂死掙紮罷了。

    眾人聽了,哈哈大笑,呂環笑得最大聲,搞得張遼、高順哭笑不得,心裏卻有些溫暖。當年在呂布無子,隻有呂環一個女兒,一直當兒子養,很的時候就混跡軍營,諸將都疼她,呂環也因此養成了這般粗放如男兒的性格。好在她是袁耀的夫人,又是吳王親自安排參戰的,否則就算魯肅、辛毗寬容,也不會容她這般放肆。

    盡管如此,張遼還是咳嗽了一聲,示意呂環注意一點場合。呂環反應過來,哦哦了幾聲,連忙閉上嘴巴。

    完了故事,辛毗講解作戰計劃。

    這兩,他派出不少斥候到周邊打聽,基本可以確定安邑無恙,呂蒙沒有任何危險。虞城周圍雖然沒有直接發現伏兵,卻發現了不少疑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過於安靜,路上基本看不到人。虞城雖是城,連縣都算不上,卻也是有近千戶的鄉,怎麽可能連個人影都看不到?這隻可能有一個原因,附近藏有大軍,為了避免走漏消息,百姓都被禁足了

    。斥候們沒費多少時間,就基本確定了伏兵地點的範圍,收集到的情報匯總到中軍後,辛毗麾下的參軍進行審核,去除了幾個可能性不大的地點後,剩下的可疑地點隻有兩個,就在虞城附近的山裏。

    客地作戰,辛毗手裏沒有詳細的地形圖,對這兩個地點的具體地形都不熟悉,無法擬定詳細的作戰方案。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既然劉備選擇在這裏伏擊,自然是因為這裏的地形對他有利。所以他決定反客為主,再等一等,等到劉備喪失耐心,主動出擊。

    勸降崔瑜過於順利,辛毗便懷疑這裏麵有鬼,隻是沒有聲張,能兵不血刃的渡過黃河,拿下大陽,這種好處不要白不要。劉備想誘他們入伏,不惜放棄大陽,明劉備已經急了,迫不及待的要決戰。越是如此,越是不能讓劉備如意,在心理上刺激劉備,進一步掌握主動權,爭取一擊成功,徹底解決這個喪家之犬。

    當然,想和劉備比耐心,首先要解決後勤問題。大陽存糧有限,如果全部從大河以南運來,再翻越顛軨阪,這個代價太大了,最好能就地籌糧。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