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六年,冬十一月下,富春山。

    孫策站在新砌的陵墓前,心頭忽然掠過一絲悲愴,一絲無奈。

    孫堅死前,遺令以漢富春侯、驃騎將軍的身份下葬於富春侯國,又指令孫權為嗣,這裏麵隱隱的包含了一絲不滿和失望。即使是母親吳太後在分家的威脅麵前不得不低頭,心裏的芥蒂卻已經種下,這麽多,母子倆的交流少得可憐,連累得袁衡等人都受了不少委屈。

    雖孫氏、吳氏、徐氏等親族並沒有與他疏遠,主動請見的人絡繹不絕,可是他還是能感覺到那淡淡的疏離。那些人主動接近他是喜歡他、支持他,還是因為他位高權貴,他大致還是能分得清的。大部分人都不清楚內幕,不清楚他為孫權的事做了多少讓步,隻知道他排擠二弟孫權,連累孫堅戰死。

    雖不至於他不孝,不近人情這四個字卻是坐實了。隻不過沒人願意因為幹涉他們兄弟之間的事給自己帶來麻煩,所以都裝聾作啞,心照不宣地避開這個話題。

    我真的不近人情嗎?孫策自己也不清楚,但理性大於感性卻是事實。往深裏,他對孫權也的確不如對孫翊、孫尚香那麽親近,先入為主的成見毋須避諱,與父母之間也是禮貌大於親近,畢竟他不是原來的孫策,實際年齡和他們差不了多少,做不到膝下承歡那麽自然。

    或許正是這一點點疏遠,一點點隔閡,最後積累成了孫堅英年早逝的悲劇。人生五十不為夭,孫堅今年四十六,正當壯年,又是傷重而死,走得痛苦。

    我或許無過,但我能問心無愧嗎?孫策幾次問自己,都無法給出肯定的回答。與母親吳太後相比,他和孫堅之間要親近得多,剛到襄陽那段時間,孫堅朝夕指導他用兵,恨不得將畢生血戰積累下來的經驗傾囊相授,時隔十年,當時情景依然清晰可見。可以,沒有孫堅的用心指點,他未必能走到今。

    “大王。”

    孫策轉頭,聞聲望去,見三叔孫靜站在不遠處,靜靜地看著他,眼睛紅腫,麵容憔悴,鬢邊又多了不少白發,看起來像是五十出頭,實際上他才四十三歲,上次見時,他還一頭烏發。見他神情怯怯,欲進又止,孫策心中明白,揮了揮手,示意關羽等人往後走一點。

    別的人還好,關羽殺氣太重,讓人望而生畏。

    “叔叔有何吩咐?”孫策走上前,托著孫靜的手臂。

    “唉,該辦的事都辦完了,臣豈敢有什麽吩咐。隻是……大王這次離開,下次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回來。臣……鬥膽,想和大王幾句心裏話。”

    “此處乃是孫家祖塋,叔叔還是隨便些吧,莫拘君臣之禮。”

    “多謝大王寬仁,不過,臣想提醒大王的正是這一點。君臣父子,該講的禮還是要講的,君子不重則不威,臣性情疏懶,幫不上什麽忙,也不能讓大王因為臣被人看輕了。”

    “叔叔言重了。”孫策笑笑,既是安慰孫靜,也是安慰自己。“盡力便好,不過苛求完美。縱使是聖人也難免身後是非,何況你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