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歆也不謙虛,站在相府門,高談闊論,來者不拒。這些掾吏大多學問一般,在華歆這樣的名士麵前隻有俯首稱臣的份,以得一句指點為榮,沒幾個人有資格和底氣與華歆辯論。見華歆有問必答,請教人越來越多,不一會兒,門前就聚了一群人。

    過了一會兒,逢紀從裏麵走了出來,見此情景,不禁眉頭輕皺,咳嗽一聲。聞著華歆的掾吏們見逢紀到了,不敢怠慢,紛紛見禮,四下散開。

    逢紀走到華歆麵前,上下打量著華歆,眼神有些疑惑。“華子魚,你怎麽來了中山?”

    華歆歎了一口氣。“逢元圖,我是來求衣食的。”

    逢紀心中一動。華歆是平原高唐人,如今高唐被朱然占據,已是要塞,沈友、徐琨二人在青州強行推行新政,不少世家都遭了殃,輕則產業被奪,重則加破人亡,再加上甘寧那個江賊,殺戮甚重,惡名遠播,華歆作為名士,與他們相處不來也是可能的。如果他真是避難而來,不僅可以現身法,讓冀州世家反對孫策,也能為他招攬一些青州士子。青州世家倒了黴,仇恨孫策及其新政的人自然不止華歆一人。麵對冀州世家的壓力,他正愁勢孤力單,有了華歆和青州士子的支持,或許可以扭轉局麵。

    逢紀不動聲色,轉身相邀。“子魚名滿下,平時請都請不到,如今駕臨中山國,便是貴賓,豈是衣食,青紫俯拾耳。請!”

    華歆隨逢紀入府,來到中庭,不少掾吏正在等候。他們隻知道外麵來了人,逢紀親自出迎了,卻不知道是誰,此刻見一中年儒者跟著逢紀進來,五官端正,風度翩翩,不免好奇。逢紀引華歆上堂,臨階而立,然後拍拍手掌,便掾吏們聚攏來,隆重介紹華歆。

    青州、冀州接壤,平原郡更是與冀州毗鄰,知道華歆的人還真是不少,此刻聽眼前這人便是華歆,又驚又喜,紛紛上前見禮。雖然有人也好奇華歆為什麽會出現在這裏,卻沒人冒失此刻去問。

    一時間,堂上階下一片客套聲,氣氛極是熱烈。逢紀看在眼裏,暗自歡喜。雙方分賓主落座,逢紀再次問起華歆青州形勢,華歆也不推辭,將青州世家的慘狀了一遍,到動情處,涕淚俱下,悲慟不能自已,聞者無不落淚,想到自身的情況,更多了幾分不安。

    青州與孫策沒有直接發生衝突,青州世家隻是不支持孫策的新政,又在袁譚兄弟進攻青州時予以響應,便遭到如此報複,冀州先是支持袁氏父子,多次與孫策大戰,現在又支持劉備,孫策若是得了冀州,又豈能饒過冀州世家?要想逃過此劫,還得同心同德才行啊。

    逢紀將眾饒神色看在眼裏,更覺得華歆來得是時候。他與華歆談了一下,表達了希望華歆留下來幫忙的意思,並且表示,隻要華歆同意,他可以向中山王推薦,中山王必能重用華歆。

    出乎逢紀的預料,華歆拒絕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