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完霖理,劉曄又開始分析人,主要是劉備、袁譚、袁熙,以及他們身邊的文臣武將。他著重分析了劉備的性格。劉備是幽州人,幽州是邊州,與中原重文教的氣氛不同,遊俠眾多,尚俠任氣,重實利,輕名譽,好勇寡謀。劉備在具有這些特點的同時,又與其他人有一些不同,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他的出身不錯,祖父官至縣令,算是官宦人家,劉備不甘心終生做一個遊俠,他有很強的野心。二是他從失怙,與母親從事賤業,相依為命,很多時候,生存是他必須考慮的問題,這也注定了此人行事不會拘泥於道義,必要的時候,他會不擇手段。可是從另一方麵來,他又格外要命子,如果不尊重他,一旦有機會,他會全力報複,不夠理性。

    劉備當年曾追隨孫策一段時間,軍師處的老人——比如張唱—對劉備並不陌生,可是能如此深入分析劉備的人卻不多,他們隻是鄙視劉備的為人,卻沒有去想過劉備為什麽會這麽做。如今聽了劉曄的分析,自愧不如。

    劉曄的質詢順利通過,當值軍師張承給出了優級的評價建議,至於是甲等還是乙等,他不敢決斷,要請示吳王和軍師祭酒。

    軍師處嘩然,麵麵相覷,為此不平的人不在少數。以劉曄的這份作戰計劃和質詢過程,評為優級乙等綽綽有餘,但張承作為當值軍師,代理軍師處,是有權力直接評定優級乙等的,他要提交吳王和軍師祭酒郭嘉,言下之意就是希望判為優級甲等。

    優級甲等是最高榮譽,到目前為止,軍師處還沒有出現優級甲等的作戰計劃。這第一次帆一個降臣攫取?張承有偏袒江淮係的嫌疑。如果不是他本人屬青徐係,和江淮係沒什麽關聯,免不了有人要站起來指責他偏頗,高估了劉曄的這份計劃。

    旁聽的中軍將領們則不以為然。他們紛紛支持張承的建議,覺得劉曄當得一個優級甲等。這麽詳實的作戰計劃不能得優級甲等,你們軍師處還設優級甲等幹什麽?以後都不會有了,幹脆撤了吧。

    軍師處一聽,頓時炸毛了,立刻有人指出,當初諸葛亮的作戰計劃就曾被評為優級甲等,最後是大王決定減半等,這才讓諸葛亮沒能得到甲等。這是大王的決定,不是我們軍師處故意刁難人。

    中軍將領們反唇相譏。你們是故意的,既然諸葛亮的計劃都能得到優級甲等,為什麽劉曄不能?論實戰經驗,諸葛亮根本不能和劉曄相比。

    轉眼之間,文武就吵成一團,主角劉曄反倒補冷落在一旁。孫皎拉著他,又拽上張承,直奔隔壁孫策的艙室。

    孫策坐在艙室中,正和荀彧話,看到劉曄三人進來,不禁笑出聲來。

    “恭賀子揚鋒芒畢露,橫掃軍師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