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曄站在軍師處的同僚麵前,感慨萬千。

    曾幾何時,他是子言聽計從的心腹,掌管著秘書台,手下有數十員吏,大多出身世族,其中不凡裴潛那樣的俊傑,如今卻要麵對一群普通士子,講解自己的作戰計劃,接受質詢。

    兵者,詭道也,如何能公開討論?隻怕這計劃還沒實施,消息就傳到袁譚、劉備的耳中了。

    他不讚同這種做法,但他改變不了孫策的態度。作為降臣和曾經的失敗者,他還沒有足夠的影響力。門外響起雜亂的腳步聲,間雜著甲葉、兵器的碰撞聲,一群身著甲胄的將領走了進來,從服飾、徽章來看,都是中軍的骨幹,其中有不少是孫氏、吳氏、徐氏子弟,還有郭武、劉虎等侍從騎士。

    劉曄和當值的軍師張承正自疑惑,孫皎又領著陸績、甄像,吳祺等少年侍從走了進來,在一旁落座。孫皎拱手環顧四周,宣布了吳王的命令,除了幾個當值走不開的人之外,所有的侍從騎士和少年侍從都要和中軍骨幹將領一起,參加這次質詢會。

    完,孫皎給劉曄使了個眼色。

    劉曄苦笑。他明白孫皎的意思,孫策讓這麽多人來聽他宣講,自然是對他的計劃表示認可,讓這些人都來漲漲見識,同時避免軍師處的人因為私心而有失偏頗。對他個人而言,這當然是好消息,可是對整個戰事來,泄密的風險成倍放大,絕非明智之舉。

    劉曄幾乎想到隔壁請示孫策收回成命,但他反複權衡了一番後,還是忍住了。

    等眾人坐定,張承宣布會議開始,首先確定了參加這次質詢的人員——他在軍師處時間很長,對相關人員很熟悉,借機向劉曄大概介紹了一下——隨即又宣布這次質詢的範圍,主要是戰略、戰術方麵的可行性,並不涉及到具體參戰人員的安排,更不涉及具體的戰術。

    劉曄鬆了一口氣。不涉及到具體的戰術,泄密的可能性就要得多。

    張承完後,便向眾人介紹劉曄的身份。他介紹得很簡單,隻了劉曄的籍貫、年齡和入職經過,並沒有提及劉曄曾是關中朝廷秘書令的經曆。雖然在座的人都清楚,但沒有在明麵上,劉曄心裏也避免了一些尷尬。這麽聽起來,他和一個新入職的軍師也沒什麽區別。

    劉曄的心情輕鬆了不少,他咳嗽了一聲,拱手環顧,向眾人施禮。

    “奉大王詔,梳理冀州、幽州相關地理形勢,以供大王參考,依軍師處成例,接受質詢。草稿初成,倉促粗疏,不乏荒悖,還望諸位不吝指正。”

    眾人很客氣的還禮,眼神卻多少有些不善,就像看著待宰的獵物一般。

    “凡爭下,必依時、地利、人和而論。時者,吳王興起於東南,行王道,重教化,萬民欣然,農士勤於耕種,工士新意迭出,商士貨通下,武士充軍營,各得其便,下戶口,半在江東,中原將定,河北將成逐鹿之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