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看在眼裏,話鋒一轉。“阿母關心阿翁、阿舅和仲謀,可曾為他們祈福?”

    “這是自然的,不僅為他們,也為你們幾個。”吳夫人道:“去年聽人,你是因有厄才退守建業,我心中不安,也幫不上忙,就捐了一些錢,請人為你祈福。你這一年平平安安的,看來還是很靈的。”

    “是嗎,你請的是哪位神仙?”

    “你想見他們?”吳夫人打量著孫策,將信將疑。孫策連命都不信,嚴浮調求見了很多次,一直沒有得到他的許可,現在孫策問起他們,不知是何用意。

    “阿翁受傷,我也想為他祈福,希望他能化險為安。”

    吳夫人很欣慰。孫策也許不信嚴浮調,但他為了父親孫堅,願意做出讓步,這是一片難得的孝心。她一口答應,派人通知嚴浮調來見孫策。嚴浮調等這一已經很久了。

    ——

    嚴浮調很快就來了。

    跟著陸績,他登上吳郡學堂的讀書樓,來到孫策麵前。

    孫策站在樓上,正和陸康站在一起,一邊欣賞風景,一邊輕聲交談。吳郡郡學建在嶺上,向東可以俯窺城中的繁華,櫛比鱗次。向西可以欣賞太湖的風光,水一色。

    孫策回到吳縣的第二就來郡學,陸康很開心,陪著孫策談笑風生,暢想未來。陸績已經將孫策的決定告訴了他,同意他在不影響差使的同時盡心學問,並注意吸引新學的成就,研究易學的發展史。雖然還沒有具體的成果,但陸康這幾年一直關注學業發展,很清楚這是一個全新的學問,絕不僅僅是書本。

    “對了,前收到邴原的消息,他從胡人手中收到一件玉器。”陸康拍著欄杆,收起笑容。“聽有些古怪,他不敢獨斷,正與管寧探討。又向中原寄了幾封信,通報消息。”

    “什麽樣的玉器,這樣緊張?”孫策笑道。邴原的反應有些反常,有了新發現,不是當作武器與陸康等人爭論,甚至沒有在學刊上公布,而是私下聯絡,其中必有古怪。不過他心裏卻清楚,既然錢唐、餘杭一帶有零星的玉器出土,遼東、遼西也不例外,那可是著名的紅山文化所在地,遺址分布比良渚遺跡範圍更大,號稱中華第一龍的碧玉龍就出自紅山文化圈。

    陸康皺了皺眉,正考慮怎麽措詞,腳步聲響,嚴浮調出現在樓梯口,一見陸康也在,嚴浮調的神情有些不太自然。陸康也哼了一聲,沉下了臉,喝道:“嚴浮調,你休要在大王麵前胡言亂語,大王可不是那些愚民,否則心你的首級。”

    嚴浮調拱手施禮。“祭酒,論道不成,便要殺人,這是儒門故事不假,隻不過大王早已明儒學之偽,經學之衰,他是不會學你儒門那一套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