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績大喜,連忙拜謝。

    兩人正著,陸遜上了樓。陸績打量了陸遜一眼,陸遜臉色平靜,看不出什麽端倪,陸績也不好多問,隻好先向孫策辭別。陸遜一直站在一旁,等陸績下了樓才在孫策麵前入座。

    “如何?”孫策笑盈盈地問道。

    “與軍師處同仁見了麵,郭祭酒將兗州、冀州的事交付給我。”

    “就是見麵這麽簡單?他們沒刁難你?”

    陸遜眉心微蹙。“大王,新進的這批參軍書生氣太濃,對軍務也不夠熟悉,連發難都提不出有份量的問題,應該盡快安排他們到軍中實習一段時間。臣以為,可趁此機會,從諸軍中挑一些有實踐經驗的掾吏充實到軍師處來,增強軍師處的實力。”

    孫策沉吟不語。

    陸遜一語切中要害。新進的這批軍謀學問底子是好的,實踐能力卻差了些。以前汝潁士子自恃身份,不肯屈就,願意入軍謀處效力的都是一些務實的人,還看不出多少問題,鍾繇、荀彧先後返鄉,現在汝潁士子倒是願意為他效力了,他卻發現這些人有些言過其實,動手能力遠不如之前的那些軍謀,擬出的作戰方案有時連郭嘉都看不下去,隻好重新返工。

    讓他們到軍中實習一段時間是個不錯的方案,但各部願不願意接收他們,又肯不肯放那些幹練的掾吏離開也是個問題。大戰在即,都想立功,誰願意放熟悉軍務的熟手離開,換一些眼高手低的書生?

    這裏麵涉及到的問題太多了,絕不是下一道命令就能解決的。萬一軍中將領敷衍,送來的也許還不如現在的這些人,軍師處的實力會大受影響,還不如不費這個心思。

    “此事需從長計議,急不得。還是兗州、冀州的事吧,你有什麽計劃?”

    “等。”陸遜不假思索的道。

    “怎麽個等法?”

    “人心苦不足,得寸便進尺,大王越是急於達成協議,他們越是覺得有勢可依。與其如此,不如欲擒故縱,看他們能折騰到幾時,等他們徹底死心,再以武力平定,自然無話可,隻要能保命,別無他求。起來,也是臣失誤,沒料到子會入兗州,原先的作戰計劃落空。若是正麵擊敗董昭,兗州也不會有現在的麻煩。”

    孫策忍不住笑了一聲:“這就是叫亂拳打死老師傅。好在你應變得當,沒讓子占了便宜去。你也不用自責,實在不行,就以你的辦法,武力平定就是了。朱桓能當此任嗎?”

    “平定兗州應該沒什麽問題。”

    “冀州呢?”

    陸遜沉吟了片刻,躬身施禮。“大王,臣以為,不論是進兵關中,還是進兵河北,涉及到兩個都督聯合用兵,隻要有可能,皆當大王親至,不可假手於人。國之大事,唯祀與戎。兵乃國之利器,用得好可傷人,用得不好也會傷己,不可不防。臣知道大王有心練將,以備將來征伐下,隻是眼下諸將如周公瑾、太史子義者不多,不足以擔此重任,大王還要再辛苦幾年才校”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