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一種感覺,吳王讓他參與這場大戰,也許為的就是平衡朱桓、呂範、紀靈三人——陸議雖然穩重,畢竟太年輕,未必能獨力阻止朱桓三人——他們都立功心切,唯獨他對戰功的渴求沒有那麽強烈。他不僅是大將之一,而且還掌握著豫州的征兵權,沒有他的協助,朱桓等人是很難取勝的。

    “兵力太懸殊,騎兵數量又不足,陣而後戰,就算能取勝,我們的傷亡也會很大,不足以再取定陶、昌邑。與其如此,不如暫且後撤到梁國境內。汳、睢之間沼澤多,不利於騎兵奔馳,對我們有利。子雖來,兗州南部諸縣卻已經投降,糧食也都到了我們手中,他們隻能依靠昌邑、定陶的糧食,支持不了多久。”滿寵特別提醒道:“一匹戰馬的消耗相當於五個將士,子帶來一萬多騎,加上備馬的消耗,相當於七八萬將士,消耗增加一倍以上,就算董昭準備充分,也支持不了多久。”

    朱桓不以為然,剛想話,陸議不動聲色地搖了搖頭。朱桓看得清楚,連忙將湧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看向呂範、紀靈。“二位都督怎麽看?既然是議事,諸位就不要有什麽顧忌,暢所欲言。張祭酒,你也別客氣,有什麽話就。要打贏這一仗,沒有你可不校”

    呂範咂了咂嘴。“伯寧所言的確有道理,我軍兵力不足,正麵迎戰沒什麽勝算,以退為進也是辦法。隻不過有一個問題:如果撤退,巨型拋石機來不及撤走,就隻能毀了。”他看看眾人,提醒道:“戰船隻能向東或者向西,無法向南。騎兵來得又快,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

    紀靈剛想話,呂範又道:“還有,如果撤退,我們是各回駐地,還是一起退守梁國?”

    紀靈閉上了嘴巴,沒吭聲。滿寵的是實話,就以目前的兵力來,決戰的確沒什麽勝算。雖有近五萬步騎,可是他和滿寵的部下都算不真正的精銳,麵對兗州郡兵,甚至董昭率領的冀州兵,他們都有勇氣一戰,可是能不能擋住子率領的一萬並涼精騎,他心裏沒底。一旦陣勢動搖,被騎兵追殺,後果不堪設想,傷亡會比上次戰敗還要慘重。上次戰敗還可以是孫觀、昌豨等人不聽指揮,這次如果戰敗,責任完全是他自己的。

    可是呂範的擔心也有道理,就算想退,也不是那麽容易湍,朱桓、滿寵可以向南撤,他和呂範怎麽辦?子、董昭都不會讓他們從容撤退。如果一起撤往梁國,那浚儀和任城就危險了。

    朱桓本來就不想撤退,聽了呂範的話,正中下懷,但他也不得不承認滿寵的話有一定道理,正麵迎戰的確沒什麽勝算,就算打贏了也是慘勝,拿下兗州的計劃就算泡湯了。除非他能陣斬子,或許可以對起得付出的代價。可這顯然是意想開,除了子衝到他麵前讓他砍,否則絕無可能。

    戰,沒什麽勝算。退,後患無窮。這可怎麽辦?

    朱桓將目光投向了陸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