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半主動投降,朱桓網開一麵,沒有將各家家主的首級掛在官道上,也沒有將他們沒為官奴婢,隻是沒收到他們的田產、莊園,命他們組織青壯,為大軍服務,表現好的,將來可以考慮發還一些產業。有了朱桓這個承諾,又有滿寵從中斡旋,這些定陶大族總算安下心來,男子轉輸、服役,女子漿洗做飯,有些姿色出眾的打扮得清清爽爽,有意無意的在將士麵前來回晃悠,希望得到垂青,能結成婚姻。

    定陶本是曹國故地,商業氣氛濃厚,陶朱公範蠡晚年定居於此,故改名定陶。幾百年的商業積累讓定陶人有著濃厚的逐利習氣,對儒家那一套忠孝節義不太信奉。常年經商也對風險有些更大的承受能力,一旦發現事不可為,他們迅速接受了事實,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法。

    朱桓等人都是吳國大將,而且年輕有為,這些都是擇婿的最佳選擇。和他們結成婚姻,不僅可以解決眼前的危機,還大有發展前途,何樂而不為?

    朱桓、陸議雖然聰明,對此卻經驗不足,一時有些手忙腳亂,看著那些花枝招展的妙齡女子,殺又殺不得,留又留不得。呂範卻是過來人,知道這些定陶大族的心思,隨即向朱桓建議,將這些女子組織起來,由隨軍的醫士進行培訓,轉為護士,為受贍將士服務,也為她們提供近距離接距將士的機會,表現突出的,戰後優先挑選將士婚配。

    朱桓大喜,隨即召集各家家主,宣布了這個命令,總算將這件事處理妥當。

    當然,朱桓、呂範、紀靈及諸將身邊也多了幾個侍妾,隻有陸議潔身自好,婉拒了定陶大族的貢獻。

    ——

    董昭聽完李典的匯報,決定向袁譚求援。沒有援兵,他很難守住昌邑,完成袁譚的委停

    他也清楚袁譚已經自身難保,所以他在向袁譚求援的時候,特別提了一句,希望袁譚能出麵請子出兵,派騎兵入兗州助戰。如今是冬季,雨水少,土地幹爽,利於騎兵奔馳,河流淺,可涉水而渡的地點多,如果能派騎兵入兗州,或是協助步卒作戰,或是騷擾朱桓的糧道,能極大程度地減輕昌邑的壓力。子麾下有並涼精騎,足以與陳到、閻行率領的江東騎兵匹擔

    為了防止袁譚猶豫不決,董昭又寫了一封信,派李典送往行在,當麵向子明利害,請他出兵增援。李典明白董昭的意思,感激不盡,帶著董昭的親筆信,匆匆出城。

    送走了李典後,董昭來到工地,看著那些基本成型,隻缺一根真正的梢改巨型拋石機,百思不得其解。暫且不論射程,為什麽明明按照圖紙加工的底座都達不到預期的要求,是圖紙原本就有問題,還是其他地方搞錯了?

    朱桓正在拿定陶試手,李進退守城,城堅固,糧食充足,但李進信心已崩,能守多久,誰也不準。定陶一旦失守,朱桓就會移攻昌邑,屆時這些拋石機能不能發揮作用?

    圖紙丟失,朱桓肯定已經知道了,但他做了什麽應對措施,董昭一概不清楚,從了解的情況來看,朱桓似乎沒有什麽特別的反應。這未免有些奇怪,如此重器,朱桓就一點也不擔心?難道巨型拋石機的關鍵就是梢杆,沒有適用的梢杆,這些底座就沒什麽特別之處?

    董昭一向自信,可是麵對這些拋石機底座,他卻有些動搖起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