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越想越覺得有理。他想起毋丘興剛才的應對,突然有些後悔。賈詡收集到的信息並不比秘書台多,他之所以能有所發現,和他花的心思有關。他仔細分析了那些數據,進行推算,相對準確的了解孫策的開支,這才清楚孫策的這個弱點究竟有多嚴重,而不是泛泛而談。

    不算不勝,但算和算之間也是有區別的,誰算得越準,誰就越能清晰的把握形勢。就像下棋一樣,勝負有時候就在一子半子之間,尤其是雙方實力相當,難分難解的時候。

    過了好一會兒,毋丘興又來了,與他一起來的還有閻溫、楊阜。在此之前,楊阜已經向毋丘興了解過推算的具體過程,得出了和劉曄相似的結論,隻是還沒來得及問其他的。此刻當著子的麵,劉曄再次征詢毋丘興,又以秘書台收集到的情況進行補充佐證,得出的結論更加準確,更有服力。

    對峙對孫策更有利。他當然會有損失,但損失在可承受的範圍以內,如果考慮到他正在推廣宿麥,有可能實現稻麥兩熟,江東的糧食生產潛力驚人。朝廷和冀州卻不行,尤其是冀州,袁譚興二十萬大軍嚴重影響了冀州的生產,冀州也許還能支持一段時間,恢複卻不可能,隻會越來越弱。

    急攻對雙方都不利,尤其是朝廷,要冒很大的險,但一旦成功,收獲也很大,不僅可以收複失地,還能獲得人口,彌補自身實力的不足。反觀孫策,他勝則無所得,敗卻有可能丟失既有的土地和人口,更會打破他不敗的神話,對民心士氣造成挫傷。

    權衡利害,當然還是進攻對朝廷有利。

    子心中喜悅,卻沒有失態。他看了劉曄一眼,劉曄會意,很客氣地對毋丘興道“賈君侯可曾構想過類似的方略”

    毋丘興搖搖頭。“君侯最近閉門讀書,關注的是大勢,不在枝末。他遠離戰場,不了解雙方將領,也不清楚雙方的裝備、士氣差距究竟有多大,無法製定具體的作戰方略。不過”毋丘興咽了一口唾沫,潤了潤嗓子,既讓自己平複一下心情,也刻意製造一些期待福他很清楚,現在是決定他前程的關鍵時刻,不能有任何疏忽。賈詡教了他用兵之道,沒有給他具體的提示,這些都是他自己的想法,能不能讓子滿意,他心裏沒底。

    子和劉曄互相看了一眼,會心一笑。劉曄追問了一句,語氣更加親牽

    “伯起不妨直言,陛下求賢若渴,知人善任,定不負伯起良策。”

    毋丘興向子行了一禮,穩住心神,緩緩道“君侯曾教導我,用兵雖尚奇,必根於正。何謂正有所必爭,有所不爭。必爭者,利也,或地利,或人利,或財利。以弱勝強,以戰養戰,必當爭利,戰輒有利,方能越戰越強。若無利可爭,雖勝亦負。”

    劉曄有些不耐煩,他哪有興趣聽毋丘興講用兵之道。“那伯起以為,當先爭何利”

    “南陽。”。網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