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召集大臣議的是中原形勢,沒想到由饅頭引發了話題,一時竟收不住嘴。由饅首到酒溲餅,再到西域商人鍾愛的麵包,又到葡萄酒和各種西域食物,最後繞了一圈,到了肉食的供應問題。

    提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虞翻很嚴肅,沒有一點笑的成份。

    他建議改革現有的祭祀禮儀,去除犧牲中的羊。按照禮製,子祭禮用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備,諸侯祭祀用少牢,犧牲用羊與豕,士祭祀隻能用豕,實際施行時大多不依禮,僭越之事屢見不鮮,很多本來隻有用豕的祭禮也改用羊,至少是羊豕並用。

    問題是江南水鄉,並不適合養羊,養出來的羊也有濃重的膻味,不如北方的羊,所有很多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人都會選擇從北方購買羊,江南本地盛產的豕反而無人問津。如果隻是上層階級也就罷了,此風下演,普通百姓也有攀比之心,這就讚成了很大的問題。

    孫策提倡四民皆士之,既然是士,那就要依士禮行事,原本用豕即可,現在改用羊,一年需要多少羊?這已經不是一隻羊的問題,而是影響到經濟民生的重要**。如果不及時調整,將來形成風氣,再想改就難了。

    虞翻建議,因地製宜,根據江南的實際情況,將羊從祭祀中去除,樹立榜樣。君子德風,嚷草,吳王率先做出示範,上行下效,再進行祭禮改革就有服力了。

    孫策深表同意。牛羊在祭禮三牲中占重要位置有濃厚的北方文化基因,並不適合南方的實際情況,改革是勢在必行的,諸如此類的問題以後還會有很多。在二十一世紀,豬肉已經成為絕大部分百姓日常飲食中的肉食來源,牛羊反倒是點綴。

    不過這個問題不是今的重點,孫策讓人記下,以後再安排具體的討論,隨即展開了正式的議題。

    今的議題是如何應對河南的嚴峻形勢。子與m袁譚合兵,共有步騎五萬餘人,魯肅、呂範兵力不足,如何應對,必須盡快做出決定。調動兵馬,籌集錢糧都需要時間,越早做出決定,準備的時間越充分。

    一提到這個問題,所有饒神情都嚴肅起來,就連一向跳脫的孫尚香都規規矩矩的坐穩。

    情況很嚴峻,尤其是豫州。南陽還有險可守,豫州卻是一馬平川,一旦子占據虎牢、浚儀,就可以長驅直入豫州腹地。考慮到兗州的形勢不穩,這個危險成為現實的可能『性』極大。如此一來,淮河以北都有可能成為戰場,而南陽則麵臨著三麵受敵的不利局麵。

    郭嘉首先拿出軍師處擬定的方案。他倒是比較平靜,畢竟這個局麵早在他的規劃之中,預案也不是準備了一兩。可以,從他離開河北的那一起,他就在考慮這個問題。雖然方案多次調整,也是向好的方向調整,至少比他最開始預想的局麵要好得多。

    軍師處提出了兩個方案:孫策率主力增援豫州,進駐許縣附近,隨時準備進軍河南;或,孫策按兵不動,委任將領前往豫州指揮戰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