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下子想通了,心跳有些加快。如果真能入朝主政,別荀彧,就連陳宮都有可能來。曹『操』抬起手,『揉』了『揉』眉心,掩飾住自己的激動,示意法正接著。

    法正道:“三路伐吳,已成騎虎,益州牽製了九都督中的周瑜、黃忠、甘寧三人,兵力超過六萬,袁譚盡起冀州二十萬大軍,與徐琨、沈友決戰於青州,牽製吳軍三萬人左右。子麵對的隻有魯肅一部,總兵力不超過兩萬人,要想取得進展,隻能由子奮死一擊,中路突破。可是對子而言,這一戰無異於飲鴆止渴,若是戰敗,朝廷再無中興之機。僥幸得勝,也未必是好事,魯肅退守潁川,依然是對峙之局。”

    曹『操』又想起了戲誌才的判斷,暗自遺憾。戲誌才是真有才,可惜壽命不永。既然戲誌才、法正都看出了這一點,那荀彧是不是也看出了?這時候和朝廷聯係,荀彧會不會來益州,運籌交州戰場?

    “朝廷後力不繼,必然要向諸侯求援,冀州自身難保,能助朝廷一臂之力的隻有君侯。”法正侃侃而談。“君侯進則入朝主政,退則為朝廷藩籬,得涼州之馬,益州之糧,居高臨下,進可攻,退可守,何懼孫策?”

    曹『操』哈哈大笑,心中陰霾一掃而空。

    曹『操』沒有急著找戲誌才。戲誌才太疲憊,需要時間休息、思考,他也要反複權衡一番。綜合了戲誌才和法正的意見之後,他既不像戲誌才那麽悲觀,也不像法正那麽樂觀,但他覺得至少有機會試一試。

    朝廷騎虎難下,孫策何嚐不是力有不逮。九都督已經動用了八人,隻剩下幽州的太史慈沒有上陣,戰事再發展下去,孫策就隻能親自上陣了。如果戲誌才的計策生效,孫策暫時按兵不動,朝廷未嚐不能取勝。

    不管朝廷是勝是敗,對他而言,都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眼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讓曹昂趕緊來益州。曹昂來益州不僅能解決他的子嗣問題,還能增加實力,曹昂自己就能獨當一麵,陳宮足智多謀,曹仁勇猛無畏,都是能用得上的人才。父子並力,守住益州沒什麽問題。

    曹『操』寫了一封親筆信,準備派人送給曹昂,讓他來益州。為了服曹昂,尤其是服陳宮,他花了不少心思,詳細解當前的形勢和應對之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洋洋灑灑近千言,可以算是他有生以來寫得最長的一封信。

    然後,他又給荀彧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除了陳述益州麵臨的艱難,讓荀彧知道他為朝廷的貢獻之外,還轉述了戲誌才的意見,提醒荀彧,孫策的要害在南方,要想真正取得進展,不僅要在中原發起進攻,還要加強交州的形勢,盛情邀請荀彧來益州主持大局。

    這當然是客氣話,但他相信荀彧這麽聰明的人會明白他的潛台詞,畢竟朝廷還在,他總不能挖子的尚書令,荀彧本人也不會答應。就當下而言,隻要荀彧將他納入朝廷的核心,將他當成中心關鍵,為朝廷考慮就是為他考慮,再加上陳宮、法正等人,他的實力可以得到進一步加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