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將信將疑。

    他當然希望袁譚出兵——隻有袁譚和曹操一樣全力以赴,才能起到牽製孫策的作用,才有可能為朝廷中路突破創造機會——但他也清楚冀州不是益州,並不具備大舉出師的條件。冀州既沒有益州易守難攻的地利,很容易遭到孫策的全力反擊,也沒有益州的經濟實力。

    那麽袁譚出兵,是虛以委蛇,敷衍朝廷,還是意識到了可能被孫策各個擊破的危險,不得不孤注一擲?

    子召集君臣議事,分析袁譚出兵的真偽。眾人意見不一,各懷心思,結論基本上不出子分析的範疇。太尉士孫瑞一直保持沉默,子覺得奇怪,會議結束後,子將士孫瑞留了下來,單獨詢問他的意見。

    “太尉不肯以一言教朕,莫非有難言之隱?”

    士孫瑞躬身而拜。“陛下,臣與袁紹、王允皆是同黨,蒙陛下不棄,引在左右,待以三公之位,敢不竭忠盡智。隻是他人未必有陛下的心胸,難免認為臣與袁譚裏應外合,別有用心。”

    子聽懂了士孫瑞的意思。“太尉覺得袁譚是真的?”

    “敢問陛下,在陛下心中,袁譚是什麽?與孫策一般的諸侯,還是朝廷的冀州牧?”

    子盯著士孫瑞看了好一會兒。“太尉以為如何?”

    士孫瑞不假思索。“陛下忘了嗎,袁紹曾是大將軍何進的心腹,他擁立的是陛下的兄長弘農王,陛下登基後,他明確表示過對陛下血脈的懷疑,又矯詔行事,無視朝廷。若非荀令君為陛下謀劃,下人至今不別朱紫。冀州人更不必,袁譚繼承袁紹遺誌,割據冀州,他怎麽可能心有朝廷?”

    子很意外,一時竟不知道如何才好。

    士孫瑞又問道:“陛下以為,益州牧曹操是朝廷的忠臣嗎?”

    “這個……”子無言以對,眼神越發驚訝。士孫瑞今一反常態,辭鋒尖銳,他這是怎麽了?懷疑袁譚也就罷了,怎麽連曹操也懷疑上了?不過話又回來,這的確是個問題。曹操曾是袁紹的舊部,奉袁紹之命爭奪荊州,結果被孫策擊敗,這才來了長安。他兒子曹昂既是袁譚舊部,又是孫策姻親,關係複雜,要他是朝廷忠臣,恐怕也沒幾個人信。

    “陛下,袁譚出兵,絕非為朝廷,而是為他自己。初平四年,袁譚為兗州刺史,曾與孫策大戰,不敵被俘。曹操是袁紹舊部,初平二年為孫策所敗,險些喪命。他們都不是孫策的對手,曹操據益州之險,尚被周瑜、黃忠兩路進擊,危在旦夕。若朝廷與曹操皆敗,袁譚又豈能獨存?”

    子策微頜首。他明白了士孫瑞的意思,袁譚出兵是真的,盡管他不是為了朝廷,而且可能與曹操有聯絡。曹操若是被孫策擊敗,失了益州,冀州就危險了。為了他自己,他也必須出兵牽製孫策。

    “陛下,袁譚出兵是真的。既然袁譚不是大臣,隻能盟友,陛下判斷其真偽,隻看對他是利是弊即可,無須考慮太多。自然,朝廷若有舉措,也應該立足於對朝廷有利與否,而非其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