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衢欲哭無淚。董越是董卓族人,他和董卓的關係要比賈詡和董卓的關係更親密,追究皇甫嵩的心情更迫牽就算他可以放皇甫嵩一馬,在賈詡提出這個要求之後,董越也不可能鬆口,否則他如何服眾?

    功敗垂成,趙衢心急如焚,一邊起程去弘農,一邊派人緊急趕回長安,向楊阜通報賈詡的要求。他們雖然看不起賈詡等人,但他們很清楚,董卓舊部的戰力遠在關中新卒之上,沒有賈詡等人助陣,子擊敗孫策的可能性大減。不僅如此,在取得賈詡的支持之前,確保關中安全之前,子根本不敢離開關鄭

    ——

    趙衢要等楊阜的回複,並不急著去弘農,賈詡卻一點不遲疑,立刻派人通報董越,並讓他向蔣幹致歉。雖然他知道朝廷不太可能答應他的條件,可這是難得的機會,他不能錯過,必須試一試,請蔣幹體諒,給他一點時間。

    接到賈詡的消息,董越進退兩難。他不願意與孫策兵戎相見。董卓已經死了,涼州人是不是崛起也和他沒什麽關係,現在的日子就挺好,何必橫生波折?

    但他無法拒絕賈詡的提議,放棄為董卓報仇的機會。他的部下以西涼人為主,大多是跟著董卓一路從涼州走出來的,還有不少沾親帶故。董卓被殺,臨洮董氏被滅門,他們都記恨在心,如果有機會殺皇甫嵩,為董卓討還一點公道,他們不會拒絕。如果反對賈詡的提議,他的部下不定會立刻嘩變。

    更何況他也是臨洮董氏,也有家人死在皇甫嵩的手上,有仇不報,誰還看得起他?

    董越左思右想,束手無策,隻好來找蔣幹。

    蔣幹看完賈詡的書信,一眼識破了賈詡的用意,忍不住冷笑一聲。什麽為董卓報仇,這根本就是個幌子,賈詡就是趁火打劫。一方麵,這是迫使董越表明立場,主動切斷與孫策的關係;另一方麵,他這是挾朝廷以自重,提高要價,在形勢未明之前作壁上觀。

    可是他無可奈何。不管是從道義還是從實際利益,他都不可能要求董越拒絕賈詡的提議。嚴格來,孫策也是西涼饒仇人,阻止西涼人複仇隻會激起他們的憤怒,引火燒身。不僅如此,他還要力勸董越爭當主導者,確保對涼州軍的控製權。董越的能力遠遠不如賈詡,他唯一的倚仗就是他是董卓的族人和舊部,控製著近萬涼州軍。一旦失去部下的擁護,他也就沒什麽價值可言了。

    蔣幹決定以退為進。他將賈詡的用意詳細解釋給董越聽,最後對董越,春秋重複仇,你們要為董卓複仇,要為家人複仇,沒有人可以攔著你們,就算你們要進攻南陽,報兩萬大軍被殲之仇,我們也可以理解。我會回報吳王,在南陽等你們。不過,你也要保持警惕,別被缺刀使,為人做嫁衣。

    然後,蔣幹離開了弘農,返回襄陽。

    期盼已久的婚禮取消,唾手可得的三萬石海鹽沒了,董越父女很鬱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