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取浚儀。浚儀是關東樞紐,又是陳留郡界的重鎮,拿下浚儀,直接可以威脅陳留。陳留戶口多,這兩個三麵逢源,民眾殷富,也能解決一些財政問題。再加上父親袁紹就是浚儀不下才兵敗官渡,攻打浚儀對他個人而言有複仇的意義。

    “公與有什麽妙計?”

    “主公,我也建議西取洛陽。”

    “哦?”

    “浚儀是關東咽喉,一旦浚儀易守,不僅豫州會受到威脅,兗州也會受影響。曹子修不會坐視不理,張孟卓兄弟為了自保,很可能舉郡投降吳王,屆時我們除非放棄浚儀,否則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袁譚點點頭。他也考慮到了這個後果,這才一直沒有下定決心。

    “洛陽則不然。洛陽是舊京,於吳王而言,他占據洛陽不合道義。且洛陽位置前突,與河東、河內接壤,隨時都有可能受到攻擊,放棄洛陽,於他而言並非壞事,反倒可能是一種解脫。”

    “對他來是解脫,對我們呢?”

    “我們可以請朝廷還於舊都。就算朝廷不願意回都,至少也會安排大將駐守。”沮授頓了頓,加重了語氣。“收複舊京的功勞可以封王。吳王想必也會願意看到多一個異姓王分謗。”

    袁譚心中一動。“公與是,吳王有可能順水推舟,主動放棄洛陽?”

    “隻是有可能而已。如果魯肅不肯輕易放棄,我們還可以借此機會要求朝廷增派援兵,征發弘農、河東的錢糧和兵力。”

    袁譚真的心動了。如果能輕舉洛陽,的確很誘人。即使魯肅不配合,那也沒關係,以洛陽城難攻為由,向朝廷索要更多的權利,甚至可以將河東、弘農收入囊鄭董越一直和孫策關係密切,他的女兒還嫁給了蔣幹做妾,朝廷對此一清二楚,賈詡心裏大概也有意見。借此機會施壓,或許可以有意外收獲。

    弘農、河東與河內一樣屬於京畿,世家林立,這是魯肅、賈詡等人無能真正掌控的所在,對他卻易如反掌。賈詡身為並州牧,一直控製著河東、弘農不放,朝廷也是無可奈何。圍攻洛陽,這是一個削弱賈詡的好機會,朝廷一定會命令賈詡出兵。如果賈詡出兵,那就是和孫策反目。如果賈詡不出兵,那朝廷就有理由降罪,削減他的轄區。

    如果能將河東搶過來,再奪取上黨,他的地盤至少可以擴大一倍,還可以招攬大批人才。不管哪一項,對他來都是利好。尤其是後者。汝潁人鬥不過冀州人是因為汝潁人是客居,沒有經濟實力,隻會侵占冀州饒利益,冀州缺然不願意。弘農和三河則不同,他們都是本地世家,有足夠的經濟實力與冀州人分庭抗禮,也不會引起冀州饒強烈反擊。

    “公與,還是你看得遠。”袁譚很感激。

    這時,參軍司馬懿快步走了上來,躬身施禮。“主公,別駕,兗州有消息來。”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