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

    子引荀彧入殿,促膝而坐。荀彧侃侃而談,為子分析當前的形勢。

    如果承認孫策並非梁冀、何進那樣的無知之輩,那他與子之間最大的分歧其實就是治道之爭。簡而言之,就是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禮法之爭。

    孟子、荀子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們的目標也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實現王道,區別在於實現手段。孟子希望王者施仁政,行王道,以德為先,德正則合乎禮。荀子希望王者先行霸道,再行王道,先講禮,再講德。

    就這兩者而言,孟子更理想化,荀子則更務實一些。正因為如此,孟子遊諸王都沒能成功,荀子雖然自己沒能有實踐的機會,但他的兩個弟子卻分別得到了秦王的賞識,一個從實踐上,一個從理論上,為秦王統一下奠定了基礎。

    這也明,由孟子而荀子是符合曆史的發展趨勢的,荀子對儒學的發展並非無中生有,而是順應了形勢,既保留了孔孟的仁義為經,又強化了禮法從權,是一種進步,而非退步。

    對於當前的形勢來,荀子的禮法也比孟子的仁政更切乎實際,尤其是對子而言。

    子是君,孫策是臣,既定身份的不同讓子擁有更多的主動權,對孫策來則多了一個無形的限製。不管他是有高遠的目標,還是顧忌到將來君臣相處,他都不能肆無忌憚的『亂』來,以免落人話柄,將來被人效仿,危及自己的地位。

    孫策讀書不多,但他顯然不是梁冀那樣的魯莽之人。他看到了這一點,選擇爭奪民心,堂堂正正的取勝。從發展趨勢來看,他也有這個實力,而且時間不會太久。

    但他現在還沒櫻

    為什麽沒有?原因很多。其中有一點不可忽視那就是孟子的仁政雖好,卻並非完美無缺。最明顯的弱點就是不能應急,無法麵對『亂』世。行仁政要有前提,那就是不能有外患,這也是孟子一生未能得到認可的原因。孫策為爭奪民心不得不勉強行之,自然也逃不過這個困境。

    孫策的確愛護百姓。他愛護百姓不是嘴上,而是身體力校他奪取世家的土地,讓百姓有地可耕;減免賦稅,讓百姓有飯吃,有衣穿;開設工坊,讓百姓可以做工補貼家用。他治下的百姓生活安定,家家富給,的確是仁政。

    但他本人卻欠了一大筆債。

    這些債從何而來?征戰。戰爭不僅需要數以萬計的青壯勞力,更會消耗大量的錢糧。十萬之師,一日千金。運糧千裏,數十鍾而致一石。戰場越遠,戰線越長,他的消耗越大。孫策開辦工坊、提倡商業可以解決錢的問題,但他解決不了糧的問題,反倒因為寄食人口的增多加劇了糧食消耗的短缺。

    相反,子固守關中,沒有這樣的壓力。士家製的推行讓關中有足夠的兵力自守,也足夠的糧食自食,剩下的就是與孫策對峙。

    如果關中自強的武器是法,那與孫策對峙的武器就是禮。以禮法約束孫策,要求孫策向朝廷繳納賦稅,要求孫策親自入朝主政,並按朝廷禮法送子弟為質,一步步的約束孫策。孫策如果遵從,那就再好不過。如果不遵從,那他就違背了禮法,朝廷可以正光光明的討伐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