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權如釋重負。“他就算了吧。那麽大的個子,和一群孩子擠在一起拿厭勝錢,不合適。”

    孫策點點頭。袁權姊弟三人繼承了袁術,都有一副高挑的身材,袁耀已經有七尺多了,再長兩年,估計能有八尺左右。“那就讓他出仕吧。你覺得他是從文好,是從武好?”

    袁權詫異地看著孫策。孫策神情從容,不像是開玩笑。見袁權看他,他笑道“你不用這麽看著我,我記得跟你過,我會將他當弟弟看,將來得了下,還要封他為王。”

    袁權靜靜地看著孫策,嘴角微挑,銀牙輕咬。“你能不能告訴我一句準話,你那究竟醉沒醉?”

    孫策愣了片刻,這才想起來自己為這件事騙過袁權一次,不禁哈哈大笑。

    “酒不醉人人自醉。”

    “信你才叫見了鬼。”袁權哭笑不得,心裏卻甜滋滋的,眉宇間的愁雲不翼而飛。“既然有王可做,還帶什麽兵,他也沒那本事,就讓他做點輕閑的事吧。”

    “你挑一個。”

    袁權托著腮想了一會。“政務堂如何?他書讀得還可以,最近跟著姑父他們整理官製,做些雜務,也算是幫了些忙。”

    孫策很滿意。隻要不涉及到袁衡的正妻之位,袁權還是那個善解人意,顧全大局的大姊姊。“那就讓他跟著姑父曆練幾年,將來外放做個太守。”孫策忽然心中一動。“你在太湖時,是不是常去姑父那兒?”

    “當然。姑父離家萬裏,德祖又不在身邊……”

    孫策抬起手,打斷了袁權,眼角帶笑。“姊姊,我不是你不該去,隻是你那位姑母可是個見過世麵的狠角『色』。她生在袁家,嫁到楊家,那份富貴氣可是與生俱來,下有幾個人能入她的眼?我看到她都有些不自在,阿楚她們想必也不例外。”

    袁權愣了片刻,想起黃月英和馮宛的眼神,如夢初醒。“我疏忽了,怎麽就沒想到這一點?”

    “這就叫燈下黑。”孫策意味深長地道。“人都有自己的思維盲點,你我都不例外。”

    太湖,大雷山棧橋。

    船緩緩靠岸,搖船的漁夫跳上岸,拽著纜繩,固定好船。在岸邊等候的袁耀毋須吩咐,搶上前去,扶著趙岐的手臂。“趙公心,太湖霧氣大,地上有些濕滑。”

    趙岐上下打量了袁耀兩眼。“你是公路之子?長這麽高了?”

    “趙公記『性』真好。子袁耀,字伯陽,在洛陽時曾麵受趙岐教誨。”袁耀麵帶微笑,扶著趙岐上了岸。楊彪和黃琬趕了過來,向趙岐躬身施禮。趙岐在岸上站穩,扶著袁耀的手臂,定了定神。九十歲的人了,畢竟不如年輕時,坐了一會兒船就有點暈。

    “趙公,一路上風景如何?”黃琬笑眯眯地問道。

    “且喜且憂。”趙岐歎了一口氣。在陸康的陪同下,他由秣陵經湖熟、句容、曲阿,一路走一路看,用了七八時間才到吳縣。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看到的這一切讓他既興奮又擔心。興奮的是眼前這一切正是他夢寐以求的盛世前兆,百姓安居樂業,老有所養,幼有所育。擔心的是民心所向,江東之人眼裏已經沒有朝廷,或者他們已經把孫策當成了朝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