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讀書人少,和中原不能相提並論,中原人大量湧入遼東對遼東饒壓力很大,尤其是對他們這些做官的。

    邴原認識柳毅,與柳毅見了禮,向柳毅介紹了管寧和那生姓諸葛,名瑾,字子瑜,徐州琅琊人,剛從北疆遊曆歸來,路過襄平,前來拜會。聽諸葛瑾是徐州人,柳毅心裏便哼了一聲,對諸葛瑾多了幾分提防。

    得知孫乾公務繁忙,暫時沒法見他們,由柳毅接待,邴原也沒什麽,轉身對那書生道“子瑜,不如一起去,如何?聽了你的遊曆,我受益良多,得隴望蜀,還想再多聽聽。”

    諸葛瑾笑著拱手。“樂意之至。”

    柳毅被冷落在一旁,有些無趣,舌頭又疼,也懶得話。領著邴原三人出了門,來到驛舍,先安排他們住下,坐著聽他們閑聊,等著吃晚飯。

    他們剛剛坐下不久,便有人來訪,三三兩兩,絡繹不絕。見生人越來越多,管寧按捺不住,臉上的不悅越來越明顯。邴原也有些不快,漸漸沉默了。諸葛瑾卻應對自如,與這些來訪的遼東人一一攀談,言辭得體,禮節周到,不僅這些訪客如沐春風,就連對他有敵意的柳毅都不得不承認這個年輕人很會做人。

    夜幕降臨的時候,孫乾終於來了。一進門就拱手作揖,向管寧、邴原打招呼。見到諸葛瑾,聽他報上名字籍貫,他多看了諸葛瑾兩眼,眼角『露』出一絲笑意。別人不知道,他就一清二楚,諸葛瑾是諸葛亮的兄長,而諸葛亮是孫策身邊的親信,孫策寄予厚望的才。這時候諸葛瑾來到遼東,不定就是孫策的安排,讓他來助董襲一臂之力。

    諸葛瑾自我介紹的時候沒有提諸葛亮,孫乾也沒有破。

    管寧早就不耐煩了,等眾人見禮完畢,開門見山的道“公佑,我對這兩卷書裏的文章有些異議,特來見你,要個明白。知道你公務繁忙,不敢耽擱你太多時間,就在這兒,完你自去忙,也不用招呼我們。我休息一夜,明自行回山。”

    枯坐了半的柳毅一聽,頓時來了精神。原來管寧不是來拜訪董襲,而是來討論學問吧,看這氣勢還有點像是興師問罪。這可有熱鬧看了。

    孫乾早有準備。“是麽?幼安先生有什麽異議,不妨來聽聽。”

    “在這裏?”管寧皺皺眉。他雖然不好仕途,卻不傻,豈能看不出柳毅的心思。當著遼東饒麵與孫乾爭辯,這絕非君子之道,也有失鄉黨之誼。他這句話的意思本來是讓柳毅等人識趣,自行請退,沒想到孫乾卻要當著這些饒麵。

    “就在這裏吧。我學問一般,未必能解答你的疑問,在座的都是遼東俊傑,也許能與你參詳一番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