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不肯重用牽招還有一個原因:牽招與劉備的關係非常好,堪稱刎頸之交。在劉備叛離袁紹之後,牽招也受到了影響,再也沒有獨立領兵的機會。這次若不是形勢緊急,袁譚也不會讓他統騎兵去救平原,而這本身也是避免讓牽招與劉備對陣。

    三郡烏桓與冀州之間隔著漁陽、右北平,牽招等於脫離袁譚的控製,別領一部,這無疑很危險。

    見袁譚神情疑惑,沮授道:“牽招因樂隱之死,一直耿耿於懷,但吳匡死了,參與其事的人也被他殺了,現在連令尊也過世了,這件事可以放下了。牽招與劉備有故,但他是忠義之人,不會因私害公,使君大可放心,我沮授願以身家擔保。牽招智勇雙全,又熟悉烏桓風俗,派他去統率三郡烏桓必能奏功。”

    見沮授願以身家擔保,袁譚不好拒絕。他也清楚,現在是非常之時,冒些風險也是值得的。他接受了沮授的建議,派人召牽招前來,委以統率三郡烏桓之任。

    牽招接到命令,很是驚訝,但他什麽也沒,隨即帶著數十餘部曲出發了。

    ——

    數日後,袁譚收到消息,劉備撤向涿縣,一路征發民夫,將附近諸縣收刮一空,擺明了是堅壁清野,不給袁譚任何獲得補給的機會。

    很快,關羽也撤出了易縣,退守範陽。在沮授的要求下,斥候們注意到太史慈、公孫續、閻柔的戰旗都不見了,率領騎兵協助關羽的是趙雲。

    袁譚知道一切正如沮授所料,劉備鐵了心要拿下涿縣,這一戰已經不可避免。但他也不著急,張合傷勢漸複,劉備的搜刮也讓涿縣的世家對他充滿了反感,與劉備的裏應外合可能性極低,在斷糧之前,涿縣被劉備攻破的可能性不大。他按部就班的準備,派灑運糧草,收取易水河畔的蘆葦,準備各種過冬的物資,直到一個月後,田豐調撥的糧草送到,袁譚才帶著人馬再次進入涿郡境內,步步為營,向範陽逼去,不到一百裏路,他足足走了五,沒給關羽任何偷襲的機會。

    關羽給劉備送了個消息,然後緊閉城門,擺出一副堅守的架勢。袁譚也沒客氣,將範陽城團團城住,打造攻城器械,準備攻城。範陽雖然不是郡治,城防不如涿縣堅固,卻也是一個古城,春秋時時屬燕國,燕昭王曾在此築黃金台以招攬下賢才,非普通縣城可比。關羽在此立陣,阻擊袁譚,也是地盡其利。袁譚想攻破範陽也非易事,隻能按部就班的圍城,打造軍械,同時監視劉備的一舉一動,讓劉備不能全力攻城。

    劉備試探著趕來救援,袁譚卻不願和他正麵接觸,立刻率部後退。見此情景,劉備知道速勝無望,隻好咬著牙,耐著性子,包圍涿縣,做長期對峙的準備。

    雙方誰也不肯先退,厲兵秣馬,等待對方露出破綻,一決勝負。

    十一月末,涿縣迎來了入冬的第一場大雪,真正的考驗開始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