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然有些不解。“主公,你為什麽會覺得公孫度要跑?”

    “直覺。”孫策曲起手指,輕叩太陽穴。“襲營是一件需要莫大勇氣的事,遼東軍連戰連敗,已經被我軍打得狼狽不堪,這時候還敢襲營的必是勇士,但我沒聽公孫度麾下有這樣的勇士。況且,真要襲營,不應該悄悄地麽,怎麽會這麽容易讓我們發現?如果由來你組織襲營,你會犯這樣的錯誤嗎?”

    朱然恍然大悟,連連點頭。孫策的判斷並不難,給他一點時間,他也能推斷出來,可是他無法做到孫策這麽快,這麽有把握,甚至讓人覺得他是先有了判斷再去找理由。這就是所謂的直覺,是將領夢寐以求的感覺。戰場瞬息萬變,各種真真假假的信息讓人耳目繚亂,擁有直抵要害的直覺,去偽存真,對把握戰機至關重要,也是成為名將的必備條件。

    黎明時分,郭嘉傳來了消息,根據中軍以及沈友、甘寧派出的斥候偵察的情報判斷,公孫度的大軍連夜撤退了,大營裏隻剩下一些殘兵,每個舉一個火把在大營裏走動,還有一些騎兵和弓弩手留了下來,阻止斥候靠近大營,拖延時間。夜間打探消息本來就不容易,再加上這些部署,斥候們費了不少心思,還損失了幾個人,才確定了公孫度主力已經撤湍事實。

    好在孫策之前就有指示,所以軍謀處倒是很快拿出了方案。根據他們的分析,公孫度沿海邊撤湍可能性不大,路太遠,又可能被埋伏的水師截擊,所以他們應該是穿過遝氏境內的丘陵地區向北,繞過虎躍塞,與虎躍塞外的援兵會合,退往平郭、汶縣一帶。屆時是戰是守,是進是退,都有可能。

    孫策早就做好了預案,聽完這個分析,又問了一句:“公孫度要走出那片丘陵地區,需要幾時間?”

    張承翻出一份地圖攤在孫策麵前。“最快也要三,那些丘陵大多是人跡罕至的老林,除了獵戶和采藥人,幾乎不會有人進去,更沒有供大隊人馬行軍的道路,對騎兵來尤難。”

    孫策知道這一點,即使是在後世,這一帶還有很多原始森林,更別現在了,絕大部分人口都聚集在縣城和海灣附近,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比比皆是,縱使公孫度熟悉地形,知道一些道,也不是供大軍行進的。

    “我們搶在公孫度與公孫模會師之前奔襲公孫模,至少要燒掉他的糧草,讓公孫度餓著肚子回襄平。如果可能,一直追到襄平城下,拿下襄平城。”孫策咬牙切齒。“他耽誤了我這麽多時間,不能一走了之,必須要他讓付出代價。氣很快就要冷了,最近兩個月,這裏就會結冰,拖延下去,對我軍不利。”

    郭嘉讚同孫策的看法,軍謀處也做好了相關的預案,並不意外。孫策留下沈友負責解決遝氏城下的殘兵,接應淩操、麋芳,同時派步卒追擊公孫度,自己則趁船渡過海灣,以騎兵登陸,穿過虎躍塞,奔襲公孫模和他押閱糧草。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