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殺劉和,誓不罷休。

    就在公孫瓚咬牙切齒的惦記著劉和的時候,劉和出現了。

    雖然沒有劉和的戰旗,也沒有標誌『性』的赤『色』大氅,但公孫瓚還是一眼看出了劉和。劉和策馬衝在隊伍的最前線,手中的長矛遙指公孫瓚,即使隔著數百步,公孫瓚也能感受到他衝的殺意。

    但是讓公孫瓚心寒的卻是劉和的身後,雖然被劉和的隊伍擋住了視線,但公孫瓚還是能感覺到劉和的陣勢比他預計的要厚實,至少要厚實一倍,這明劉和的確藏了一手,而且是騎兵。

    以寡敵眾,又是苦戰之後,即使白馬義從是真正的精銳,這一戰也是凶多吉少。公孫瓚略作猶豫,還是策馬迎了上去,同時召喚所剩不多的白馬騎士,做好突擊的準備。看到劉和衝出來的那一刻,白馬騎士已經做好了準備,紛紛掛好長矛、戰馬,取出弓箭。

    雙方越來越近,劉和看清了公孫瓚的臉,舉起手中的長矛,厲聲長嘯。“殺——”

    公孫瓚一聲暴喝:“『射』!”

    幾乎在同時,雙方騎士『射』出了一陣箭雨,公孫瓚舉起了騎盾,擋住人馬的要害,眼睛從騎盾的邊緣緊緊盯著劉和。劉和同樣在親衛的保護下,死死的盯住公孫瓚,策馬衝鋒。

    白馬騎士的『射』藝略高一籌,兩三輪箭『射』罷,擋在劉和麵前的親衛有十數人中箭落馬,劉和與公孫瓚幾乎可以直接看到對方的臉。公孫瓚厲聲大喝,挺矛衝了出去。

    “懦夫,受死吧。”

    “匹夫,拿命來!”劉和不甘示弱,躍馬舞矛迎了上來。兩人即將對麵時,公孫瓚突然發現劉和的坐騎被蒙著雙眼,不避不讓,直直地奔著他衝來。他如果不讓,就算一矛殺死劉和,自己也會被撞下馬去。

    劉和瘋了,這是同歸於盡的戰法。

    公孫瓚雖然恨極,卻無可奈何。他想殺死劉和,卻不想陪劉和一起死。在兩馬即將相撞的瞬間,他強行撥轉馬頭,避開了劉和,同時揮矛去格劉和刺來的長矛,眼看著兩矛就要交錯,雙方就要錯肩而過,劉和卻突然扔了長矛,縱身躍起,張開雙臂。

    公孫瓚一矛擊空,知道大事不妙,卻來不及反應,眼睜睜的看著劉和撲了過來,將他緊緊摟住,拖下了馬背。兩人同時倒地,劉和用雙腿夾住公孫瓚的腰,一手勒著公孫瓚的脖子,一手去拔公孫瓚腰間的戰刀。公孫瓚反應極快,左手迅速抓住劉和的手腕,頭用力後仰,狠狠撞在劉和的麵門上,將劉和的鼻梁撞塌,血流滿麵。趁著劉和吃痛,左臂稍鬆的那一刻,公孫瓚右手『插』入劉和的右臂之間,用力猛擊,倒拔出白馬刀,貼著自己的左肋『插』了進去,從劉和的左腹進,咽喉出。

    劉和噴出一口鮮血,當場氣絕,轟然倒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