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今的北京城,人們見麵不再是聊吃喝,而是問家裏貼磚與否?

    自從見過樣板房裏幹淨整潔的茅房,人心似乎打開一扇窗,家裏有些餘銀的都開始比拚著貼磚,誰肯承認自己不如人?

    更有甚者,連房頂都貼上,劈裏啪啦掉過瓷磚雨,砸傷人後,才算放棄。

    大明的潮流流傳也快,京城當然站在流行最前沿,瓷磚風潮迅速蔓延,遍地開花。

    磚廠越發繁忙,方書安反而不管了,瓷磚的成功將方從哲都嚇一跳。

    財富也如滾雪球一般,迅速壯大。

    方家其它幾房自是嫉妒壞了,大伯幾次三番找麻煩想介入都被方從哲斥退。

    按照好孫子的法,錢財將來不會往家裏那多少,除去買國債,還要繼續發展水泥等好東西。他方家不缺錢財,但是大明缺好東西,能不用自家錢為大明做貢獻,方從哲雖然替孫子叫屈,但是打心眼裏讚同。

    誰讓,他是當朝首輔呢。

    用孫子的話,大明需要一些他這樣的傻子,要是都是精明人,隻想著自己包裏賺錢,遲早要完……

    想想那些就知道黨爭的官員,再想想孫子。

    誰才是傻子?誰才是真正的聰明?

    孫子不管瓷磚,方從哲考慮再三,將生意交給跟了方家幾十年的方家商號老掌櫃。

    方書安在方家的財權已經僅次於方從哲,月例供奉也不再限製,當然根本不需要限製,他掙得比花的多,不過,這是長房嫡子都不敢想的特權。

    自詩會後,方書安的才名也是悄然傳開,那兩首詩便傳下……

    方家內宅,方從哲一反常態,早早的下朝歸來便讓方五喚來方書安。

    此刻,一老一少兩人都在花廳站著,一個如磐石一般釘在地上。

    另一個則是不聽的在轉著圈,圍著已經不止走多少圈。

    莫要誤會,此刻一反常態,轉圈的是方從哲。

    他內心的震驚和狂喜不亞於自己當初高中皇榜。

    孫子的表現太神奇,可不是一般的神奇。

    論成就,目前他或許高於孫子,但是青史留名的話,可能已經無法和其相提並論。

    足以名垂千古的詩作!

    還是一次兩首!

    才情這東西,在孫子那裏跟不要錢似的?

    難道他孫子將方家數百年積攢的文脈一次占了?

    除此之外,實在是想不到合適的理由。

    “爺爺,您頭暈麽?”

    “老夫不暈!”

    “孫兒看出來了,但是您再轉,孫兒可就暈了。”

    方從哲甩甩衣袖,不理他的胡八道,“我看你才不會暈,瞧瞧,近些日子都幹些多大的事!若非朝堂上有人問起,老夫都不知道,你竟有這份才情!”

    他看著方書安的眼睛,正色道,“那兩首詩真的是你所做?”

    方從哲不是不信,是不敢相信,即便是他自己都不能做出如此有水平的作品,孫子到底是如何做到?

    方書安想了數種可能,沒有太合理的解釋。

    “或許,這就是……分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