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幾大名將裏邊,到了三個……

    方書安感覺今來的太值了,袁崇煥爭議巨大,盧象升也有爭議,但是的多,孫傳庭可以是爭議最的一個。

    史載其多有謀略、狡黠善斷、喜歡觀察後再出手。

    看看今日的情況,不正是如此麽,等到最後時候他才出現在方書安麵前,謀定而後動,機會沒有到來之前的等待,正是一等一戰略高手應有的潛質。

    袁崇煥比較高調,年紀偏大,此刻正和一堆人口沫橫飛的講著他的道理。

    盧象升年紀,尚武,和李盡忠倒是有不少話題。

    偏偏孫傳庭,不等方書安去結交,他就自己湊了過來。

    “國債可不像是閣老的手筆,連帶這瓷磚一起,我看是你們幾位的功勞吧。”

    方書安聽聞,吃了一驚,要不是孫傳庭依舊是那副讓人親近的表情,他就要好好問問這廝,是否和他一起穿越來的。

    “不過,方公子以前的名聲可是相當不怎麽樣,要不是民間的突然開了蒙,就是有什麽高人。據孫某所知,那些西來之人也有不少好手藝,看來,公子是吸納了一些吧。”

    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方書安默默的在心裏給孫傳庭點了個讚。

    “事實如何,適當時候,孫兄自然知曉。不過,您為何如此對我感興趣?”

    “聰明人喜歡和聰明人結交,我認為公子是聰明人。”孫傳庭似笑非笑卻又不令人討厭的道。

    “孫兄真乃人間精英,誇別人不忘記捎帶上自己。不過您確實是聰明人,我隻是拾人牙慧。”

    方書安的技術和詩文,毫無意外是抄來的,反正你老孫覺得背後有人,那就是有人唄,好幾百年智慧的結晶呢。

    “國債之策略,依我看,前景遠大,隻是有些部分我尚看不明白。”

    “莫是您,我們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到時候糾正調節就是。”方書安回答道。

    “唯有如此。”老孫撚著不長的胡子道,“那瓷磚所用的水泥,能大量製作?”

    此話一出,方書安徹底服了,這是第一個意識到水泥戰略作用的人。他壓製住心情的激動,“孫兄何有此問?”

    對方看著他的眼睛,似乎是要看透人心一般。“此物若是用來築城鋪路,比糯米汁蒸土好上百倍。昔日赫連勃勃統萬城費勁多少物力人力才完成,如是水泥造價低廉大量,打造堅城不過尋常事爾。”

    “孫兄隻想著築堅城,沒想過驅敵萬裏之外麽?”方書安回他一個高深莫測的笑容。

    “難,太難了,自胡虜有馬鐙之利後,便像野草一般,驅走狼,又來了虎。”

    “既然您了解西夷,難道就不好奇,他們是如何殺過萬裏重洋,打敗一個又一個國家,有樂此不疲呢?”

    孫傳庭一聽,頗有些不屑道,“我大明永樂年間下西洋數次,還不是……”到一半,他突然住嘴了。

    強如永樂朝,也沒有了下西洋的後續,因為那是賠錢的買賣,但是為何西夷卻又前仆後繼呢?變著法賠錢?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那是為何?

    話剛出口,又有人招呼方書安,而且再下戰書。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