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滿足不了高標準高抗震高層建築的要求,但是在大明作為建築材料,不管是粘磚或者砌牆澆築,綽綽有餘。

    當然,困擾的問題依舊存在,沒有機械化的生產流水線,不管是燒製磚塊,還是磚頭粉碎,原料粉碎,都需要人工。即便是能引進水力加工,效率依舊低。

    好在,他們開始隻需要粘磚所用的水泥,產能也足夠,將來若是用作大規模的建築材料,產量差得太多。

    在紙上寫寫畫畫,方書安感慨!

    還是需要機械化設備啊,哪怕是原始的紐可門蒸汽機都行!

    ……

    ……

    生產線快馬加鞭的建設,實驗也沒有放下,方書安和朱由校兩頭跑,一邊監督生產線的進度,一邊做著水泥的實驗。

    他們太需要具有一些專業水平的技術人員了!此時,應該稱為工匠。

    工部的官員,他們誰也請不動,哪怕是朱由校以世子的身份。原因無它,萬曆多年沒有招新,工部現有的人手都不夠,哪裏還有人和他們胡鬧。

    但是找幾個大匠還是能做到的,消息傳遞出去幾後,家裏安排來了一撥人。窯工、泥瓦匠、瓷工,數人唯唯諾諾的弓腰站著,眼神裏都是麻木。

    沒辦法,大明籍貫是限定的,匠人的後代隻能是匠人,在底層呆的久了,怎麽會有精氣神。

    方書安感歎一聲,這些匠人世家,放在後世,即便不是工程師,也是施工現場一不二的老師傅,平日裏都是鼻孔朝,包工頭都要點頭遞煙的那種。

    但是,開始之後,他發現自己錯了……

    因為站著都都是幹活的苦哈哈,真正話算數的,是所謂的大師傅。

    隻不過麽,大師傅平日裏都是眼高於頂的主,若是修養好些的,多半隻是自負,若是修養差的,那真是一言難盡。

    連東家都不放在眼裏的人,能給他們三個年輕人好臉色看?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一招鮮,吃遍。此時的手藝都是師徒相傳,很多老技藝都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外人莫是精通,就是一個細節都能讓人用上半輩子去琢磨。

    難者不會,會者不難,正是此理。

    話題一但進入他們擅長的行業,大師傅身上一不二的架勢就撲散開來。

    “俺們鋪金磚時,可不用這勞什子水泥,都是篩選一遍又一遍細沙做填縫,讓俺,你們這瓷磚是好看,但是這灰不拉幾的水泥,可不是啥好東西。”泥瓦匠路老漢發表者自己的觀點。

    某種意義上來,他的話就是大明鋪磚的權威,能撲三大殿金磚的,隻有那麽幾個寶貝。

    “三位少爺,瓷磚看上去是好東西,乍一看比俺們青白瓷不差,但是仔細看麽,粗糙了不少,花紋也沒有靈性,枯燥了無生氣。還是上不得台麵!”

    瓷工邢老漢也闡述自己的意見。

    窯工最為直接,“你們的窯俺沒見過,讓俺,誰要是敢這樣造窯,是要挖坑埋了的,就是浪費東家錢財!”

    三個人快人快語,的痛快,搞的李盡忠和朱由校臉上青一陣白一陣。

    可不是麽,怎麽就相信方書安這個半吊子貨了,青樓聽來的話,也能當真?

    還是太傻!

    竟然信了他!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