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葛爾,阿布都帶著殘兵敗將在舔舐傷口。

    他麾下的將軍們根本就不敢提明軍的事情。

    此前有人揚言要為死去的袍澤們報仇,第二,那人的人頭就出現在轅門之上。

    也有人要投靠明軍,匍匐在中央帝國的腳下沒有什麽不好的,還能得到明軍的庇佑。

    第三,那人的人頭也出現在轅門之上。

    葉爾羌的將軍和官員們都不知道該什麽,反抗會殺頭,投降也要殺頭,人們該怎麽辦?

    好在此時明軍還沒有南下的傾向,按照此時葉爾羌軍隊的情況,明軍隻需要一鼓作氣就能將幾萬葉爾羌大軍徹底擊敗。

    縱橫西域幾百年的葉爾羌汗國,隻怕就要作古。

    人心惶惶之下,大量的貴族和士兵選擇逃亡。

    和吐魯番有世仇的那些人,一般戶選擇去往藏區。

    而和吐魯番有淵源的那些人,基本都會選擇北去,他們要在大明治下,開啟嶄新的生活。

    與國王和貴族們的意誌比起來,自己的生活更加重要。

    大明在吐魯番的政策,他們了解過,實在是優惠的很。

    如果那樣都不做選擇的話,除非是傻子。

    至於歸屬的問題,那根本就不是問題。

    畢竟從漢唐開始,西域就是漢家的地盤,現在他們繼續投靠大明,不過是恢複過去的秩序而已。

    阿布都也想過各種辦法,最後很無奈的發現,他根本就無法駕馭所謂的子民。

    那些人以前不過是因為害怕他的大軍,所以不敢怎樣。

    那時候,吐魯番王國不是他的對手,高原上的藏區也不會下來。

    葉爾羌轄區內的居民別無選擇,現在有了明軍,人們自然會用腳站隊。

    甚至於一些去抓回逃跑百姓的軍隊,也化整為零的投效到北麵。

    如此下去,不需要多久,隻怕他阿布都就會成為光杆司令。

    吐魯番的局麵,好到李懷信和朱國禎都不敢相信的局麵。

    他們此前以為,百姓肯定會抱團反抗。

    誰知道大軍來到以後,百姓們更願意和明軍親近。

    當然或許因為商隊都在明軍軍營附近展開貿易,但是至少明,他們並不害怕大軍。

    如果是從心底害怕,那些人根本就不可能在此地買賣東西。

    他們根本不擔心自己的錢財或者是東西被明軍拿走,因為無論是明軍或者是商隊,手裏的東西都要好的多。

    他們來此的目的,更像是——扶貧?

    以前哈密的商人去陝甘貿易,買到的糧食價格都比在此地貴上不少。

    現在倒好,大明商隊將東西都送過來,價格卻比在陝甘更便宜,這讓人怎麽能不買?

    因此,不管是哈密城還是鄯善的百姓,都覺得大明的商隊就是來拯救他們……

    正是有這樣的心思,所以吐魯番王國百姓對大明的接納程度,遠遠超出明軍自己的預料。

    李懷信一度認為,那些人是在堂而皇之的搞陰謀……

    不過,隨著商隊的介入,明軍的活動強度也低了很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