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放心,臣這就去和朱大人好好溝通一番。”

    對於此事,方從哲還是很有信心。朱大人別的優點不敢,但絕對好相與。

    要不然很難穩穩的進入內閣,而沒有幾個人攻擊。

    換成是別人,早就不知道因為精力不夠,被人罵成什麽樣子。

    老方也是勞累的命,一把年紀還要跑來跑去,可是內閣當中,也就他有這個資本。

    哪怕是李汝華,都沒有這個能力去勸朱國禎。

    雖然李汝華是次輔,朱國禎是尾巴。但是他們兩人是一同入閣,算是同年,上下之間沒有多少差別。

    若是李汝華稍微早上一年,就是另一個狀態。

    也幸虧老方現在年紀大之後,有方家出的減震馬車,這也讓原來顛簸的通勤方式好了很多。

    若是再像年輕人一樣騎馬,或者是坐著顛簸的馬車,他的身子骨早就受不了了。

    “朱大人啊,陛下有一件事,想打聽你口風,看你是否願意。”方書安到了朱國禎家裏之後,也沒有廢話,選擇了開門見山。

    “折煞臣了,陛下有事隻要吩咐下來,臣一定完成。”

    朱國禎的態度沒得,皇帝既然都來打聽口風,他肯定不會反駁陛下的麵子。

    老方將事情一,正如他想的那般,朱國禎對西北經略的事情,十分上心。

    如今他雖然位列宰輔,但是因為經驗和年齡的原因,更多時候都是充當一個點頭的角色。

    此番去西北曆練一番,回來自然情況大有改變。

    而且他不是被罷免,隻是去曆練,可以想象,兩年時間,內閣的位置必然會給他留著,回來之後,至少也能是文淵閣大學士。

    或許在別人看來,從內閣去邊疆,是發配,但是對於他來,還真是妥妥的鍍金。

    隻是,朱國禎沒想到,皇帝為了補償他,直接給出了太子少保的加銜。

    有明一朝,能得到加銜的大多是在內閣效力多年的老臣,沒有官升的時候,才會加銜。

    現在,僅僅是因為要補償他,就給出了太子少保的頭銜,不能不是下了本錢。一方經略加上太子少保,朱國禎的買賣是賺大了。

    若是他沒有東閣大學士這一遭,怎麽可能升遷如此之快。

    同時晉升的還有李汝華、徐光啟以及熊廷弼。

    熊廷弼任文淵閣大學士、徐光啟任武英殿、李汝華升任文華殿。

    可見朝廷為了能讓熊廷弼進來,下的本錢還是非常大。

    伴隨著出征西北,李守信等人的調動和任命讓人充滿期待,高第的任命是正常不過。

    眾多的人事變動裏,隻有洪承疇有些納悶。

    他一個刑部郎中,手裏經過的都是正經的案子,怎麽突然間就調任監稅司了?

    李懷信從東北回來,手下一個除了親兵,誰都沒有帶。

    他和賀世賢之間,兩人是肩並肩的戰友,能在一起打仗的那種,不是某些主將和副將之間就知道爭執。

    遼東雖然看上去沒有多少危險,但是有黃台吉那樣的對手,李懷信一點也不放心,便將麾下那些能征善戰的兵馬都放在原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