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未雨綢繆,方書安不清楚,但是真要讓錢謙益去影響朱由校的思想,以後會發生什麽樣的變化,他也不準。

    錢謙益雖然骨頭軟,但是在做官這件事上,十分有本事,否則也不可能成為閣臣,還是內閣重臣。

    他本身就有賦之外,錢家更是累世豪門,從五代錢鏐開始,經曆數百年屹立不倒,自然有著他們家為官的訣竅。

    針對這樣一個對手,方書安並不擔心他在實務上造成多少損失。他更擔心的是在實際過程當中,會用各種方法,影響改革的進行,進而在背後玩弄陰謀詭計,影響事情推進。

    “孫承宗去往遼東,還以為朝廷暫時會缺少一個能算數的東林黨人,想不到,他們又有了新上來的錢謙益。比較起來,我更喜歡和孫承宗相處啊。”方書安無奈的著自己的想法,孫承宗雖然也是東林黨人,但是在處理大部分事情的時候,他還是個能臣,比如對朝局之事,雖然他有時候會站在東林黨的角度考慮問題,但是如果利國利民,他也會支持。

    例如跟朱由校上課,也會介紹一些真正有用的學習內容,而非是以為的灌輸東林黨的那些理論。

    “走一步看一步吧,現在決定如此,你們還想怎樣?老老實實做好自己的事情,現在的情況,已經超出你們的理解,等到將那些事情處理的都差不多,有沒有他們也沒有多大區別。”

    老方的自然方書安整個計劃的進展,他有那麽多項目要求實施,如果真的能達到,到時候方書安的地位,那就是海內第一人。現在的這些問題,到時候就根本就不能算是問題了。

    “既然爺爺您這樣,那孫子就不糾結了,先將事情幹好吧,誰上台與否,那是朝廷的事情,不是我們能插手就插手得了。”

    兩個人討論完第一個問題,都有些無奈。

    皇帝啊,不管是誰,都喜歡玩製衡,不管此人有沒有能力,能讓他們去製約那些能臣也是不錯的選擇。

    “再一個問題,就是前幾日你提到的,但是一直沒有回複你,現在陛下也在猶豫是否要開始。”

    “是否要開始?難道,陛下要查稅?”

    方書安瞬間就精神煥發了,監稅在下邊,現在一直都是收集信息,引而不發。他們就是要等著機會,等著朝廷可以開始,那些曾經短缺的稅銀,都能在最短時間內籌集完畢。

    “陛下繼位以來,已經連續辦好幾件大事,要現在聲名正隆,是動手的好時候。雖然此時對西北用兵,但是按照目前的預計規模來看,應當不會動用多少銀兩。”

    此去西北,在方書安的計劃裏,有兩三萬人馬就行。

    此前打建奴,兵馬足足前前後後調動二十萬,那樣的花費都是百萬級,現在人數少了一個零,花費控製在幾十萬兩,問題不大。

    而且,按照現在的用兵計劃,那幾萬人馬,到時候會駐紮在西域,用來震懾各方力量,到時候也能在西域自給自足。

    所以,此番打仗,花費有限,也就是這樣,大人們才通過他們第一次資源之戰,棉花戰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