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啟也布不客氣,拿出一份東西到,“這是方書安他們最近拿出來的東西,叫做《安全生產條例。》”

    “在此事上,臣和他們的觀點一致。雖然在實驗過程中出現了意外,但依舊不能是大問題。放眼下,任何時候都有過問題。要找到問題背後的原因,將其解決掉才行。十丈高的建築,在大明本來就是第一個,更何況,他們還是使用的新技術,這樣的前提條件下,出一些問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徐光啟的法,其實代表了大多數人的觀點。

    一項新技術從出現到廣泛使用,當中難免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就像是煤爐剛出現的時候,可是死了不少人,但是人們不都還在用?

    至於督察院那些禦史還有工部的郎中們,不過是因為有著利益糾葛,或者是其他的原因,有意識的要和方書安做對而已。

    徐光啟拿出來的東西,正是方書安他們這幾趕時間整理出來的一套完整方案。

    此前,他們並沒有如此趕時間的修建進度,也沒有這樣的操作方式,這樣也就導致整件事情的組織有問題。

    所以,出現事故,算成意外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要上阻攔,那就有些過分了。

    方書安等人吸取教訓之後,製定了現在的操作手冊,裏邊對很多環節都做了細致入微的要求。

    比如,從事類似作業的時候,尤其是在搭建的腳手架以上,不能進行整齊劃一的動作,也不能在一起行走。

    要盡可能的減少共振……

    “等等,何謂共振?”

    泰昌突然開口,打斷正在話的徐光啟。

    他沒想到,皇帝竟然會對這麽一個名詞感興趣。

    “陛下,所謂共振,是一個簡單的物理現象,簡而言之,就是有個東西,他和另一個東西本身震動的條件類似,隻要是達到接近的水平,就會一起震動。共振之下,就會發生很大的偏移,也會導致內部結構的變化,最後就像現在一樣,發生倒塌。”

    泰昌並沒有什麽物理知識,想要他明白這樣的專有名詞,實在是為難,不過好在徐光啟的夠簡明,倒是也能讓大致聽懂。

    徐光啟繼續著,將方書安在下邊的計劃的清楚。

    安全操作,不是憑借一兩個人就能做到的事情,除了做好培訓之外,監管也十分重要。

    而對於工地來,監管措施仍舊匱乏。

    雖然此時有工部的人員現場跟蹤,但是他們也沒有專門的操作規範,起到的作用並不明顯。

    好在,後世都成型的方案直接拿來就能使用,那就是引入監理。

    監理不屬於任何一方,他們獨立於官府和建築隊伍,是專門的機構,就是用來檢查施工現場的各種不安全因素和違規操作。

    雖然監理的錢是由建築施工方來出,但是付錢的是上層,並不是施工隊伍,目的是防止下層人員偷奸耍滑。

    在監理的檢查複核下,讓整個生產在安全的範圍內進行,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聽著徐光啟淡定的著他們的打算,兩人都感覺臉頰有些燒地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