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南出發的軍隊,終於趕到京城。

    但是,因為西南地區的軍隊最近的一次大規模作戰,也就是在幾十年前為播州治亂掠陣過,自此以後他們甚至沒有參加過真正的戰鬥。

    因此,幾乎可以是九邊當中,最窮最差的那一方麵。

    形象差到什麽地步?要不是軍隊打著旗號而來,沒準在來的路上,就會被什麽地方當作是逃難的百姓。

    事實上,那些衛所軍比人家逃難的百姓還不如。逃難時候,百姓們也都是帶著自己的家當,推著獨輪車,大包袱包袱,什麽都不少。

    而南來的軍隊就不一樣了,盡管也叫軍隊,但是除了隊伍爭氣點,很難有樣子。人們沒有盔甲不,兵刃也都沒有帶著,行走在路上,更多人還以為,他們是成群結隊的叫花子。

    “路上伴行的軍隊,根本不敢相信那是他們的袍澤,相比之下,西南地方的軍隊,實在是太不像樣了。”

    帶領軍隊之人,也不陌生,在遼東時候,方書安曾經見過,是鄧顯魁的弟弟,也是在西南地區聲名響當當的鄧顯武。

    當然,若是跟名噪一時的武將比較,兩人的名氣都不算大,他們能當上中高層軍官,還是因為大伯的原因,也就是著名將領,官至副總兵的鄧子龍。

    想當年,可是力壓劉綎一頭的存在。

    不過鄧子龍在露梁海戰戰死之後,他的子侄輩也就沒有了靠山。

    就比如鄧顯武,直到現在也不過是定國將軍頭銜,掛著都指揮同知的名號。

    看上去官位也不低,實際上那是在貴州,山高皇帝遠,常年沒有像樣的戰鬥。

    尤其是在鄧子龍平定西南之後,因為他的名號在,又有鄧顯武坐鎮,便更加沒有造反。所以啊,他的定國將軍頭銜,始終無法再進一步,成為副總兵。

    如今已經六十多歲,更加沒有希望了。

    因此,將鄧顯武調出來,一方麵是因為隻有他才能帶出來西南十七個衛的衛所軍,另一個就是,朝廷要考量一番,是否要讓他重新帶一支換裝的軍隊回去。

    雖然那裏沒有戰事,如今帶著幾萬人出來,力量會薄弱不少。

    並且西南地區的衛所軍,比其他地方條件更差。

    雖然那裏氣候田間好的多,能生產大量的糧食,但是與其他地方一樣,伴隨著人口的增長,現有的土地已經遠遠無法滿足要求。

    而周圍不是瘴癘之地就是苗民,同樣沒有擴充土地的空間。

    種種條件之下,西南地區的衛所軍沒有任何出路。

    所以,這裏的軍戶們,更加有著要走出去的願望,現在有朝廷的命令,又有鄧顯武的協調,大部分指揮使或者是千戶,都很積極的分出麾下的部分人手。

    有些人並不願意,走掉一部分人也就意味著要少很多兵血。但是在鄧顯武的指揮下,他們不同意也要同意。

    方書安跟劉綎、崔景榮一起迎接的軍隊。

    是軍隊,其中有多半是婦孺,一個男丁下邊,少也有兩三個孩子。整體下來,可不就是這樣的局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