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幾個人都希望少花錢,方從哲作為拍板的那個,當然希望錢花的越少越好。

    主事戶部又是次輔的李汝華,同樣不希望多花錢。國庫從能跑耗子到有些積蓄,太不容易了,他不能讓錢財隨便花掉。

    徐光啟更不用,新建築代表著科技的進步,他一定支持。

    內閣當中,排名前三的大佬決定的事情,本來沒有可能更改。

    可惜啊,事情就是如此魔幻,因為工部和下邊百姓的激烈反對,竟然遭受到極大的阻力!

    這一點,方書安都沒有想到,阻力是預料之中,但是為何民間會那麽大?

    工部反應激烈,誰都能明白背後的原因,他們是修建三大殿當中的直接受益人和監工。

    監工可能存在不熟悉的情況,新技術的實施,意味著監工們要從頭學起,換成鋼混結構,工部上下不知道多少人的錢袋子要少一大截。

    修建三大殿,原本油水極為豐厚,對於整個工部不管大官員,都能喂飽。此時突逢重大改變,眼看著到手的鴨子飛掉,他們怎麽可能忍受,這般變化,基本上人們都在反對。

    其實,也有些明事理之人,他們能認清形式,也知道當中的原委。

    清楚歸清楚,實際做起來又是另一回事。可惜啊,大部分人並不願意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是在人群之中選擇沉默。

    在他們的意識裏,即使自己不想占便宜,也不能耽誤同伴們。

    自己不吃飯,去不能將鍋碗瓢盆打破,不得要被人戳著後脊梁,罵個數典忘祖。

    老好人們不動手,規矩之人不傳謠,卻抵擋不住那些心懷不軌之人,他們原本就要從中漁利。如今卻要另起爐灶,不甘心的那些,便選擇將水攪渾。

    也不知誰將還在議論的事情傳出去,並且添油加醋,搞的外邊傳的風風雨雨。

    此事對於禦史們來,並不是他們擅長的事情。

    但是麽,事情涉及到金絲楠木上下遊一些列產業,當中的木匠和相關的商戶以及為商戶服務的工人,都不在少數。

    幾百年來的習慣,已經形成上下遊連接的產業鏈。

    如果三大殿放棄金絲楠木,對於市場的打擊十分巨大,幾乎等於直接砸掉他們的飯碗。

    對於老百姓來,沒飯吃可不行,因此,在有心人的帶節奏下,很快相關產業的百姓都瘋了。

    自古以來,華夏就不缺少看熱鬧之人,圍觀的,歎息的,那叫一個熱鬧。看熱鬧的人大有人在,很多人不明就裏的被裹挾在其中。

    涉及到百姓,禦史們聞著味道撲上前來。

    大朝會上,禦史們又開始發難。泰昌的性子,做了決定輕易不會改變。他是有些想不明白,為朝廷省錢,大的好事情,為何會有人要反對?

    難道,百姓們都想著要花大錢?

    紫光閣,像往常一樣,嚴肅而又神秘。幾個太監在門口值守,不遠處是錦衣衛。

    平日裏,大佬們話的聲音,十分謹慎的控製在一定程度。

    要不大佬就是大佬,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麽操控發聲,能讓房間內人們聽清的同時,又能保證門口的太監們聽不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