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易卜拉新還是作出決定。

    “二位老板,我此番船隊還有三成空倉,先將這些裝上,到泉州讓長老們看一看,如果沒有問題,最初不出一個月,就有答複,如何?”

    按理,一個月的時間,不算長。

    但是上頭給他倆的時間可沒有那麽多,所以還是要先拿到確定的方案,要是等一個月再出貨,那造成的影響不知道多大。

    “易老板,您的心思我們能明白,但是,真要是等一個月,怕是沒那麽多時間。東西是不是好東西,您也算是親眼見過了。

    咱們兩個雖然在杭州有些名氣,但是在大明還排不上號。要知道,要不是因為國喪,這些酒根本就沒可能賣給外地。本來吧,大部分是要拉到北疆,與那些蒙古人交易。可能你們不了解,蒙古人對好酒的渴望,全下都找不到幾個。”

    易卜拉新知道現在麵臨的情況,這也是他為何要等一個月的原因。“蒙古草原上都是荒無人煙的草地,那裏的貴人們才多點人,他們窮困潦倒,可是飲不起!”

    得益於當年蒙古西征,中東和西亞國家,都知道蒙古帝國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但是麽,今時不同往日,蒙古已經不是過去那個橫跨萬裏的大帝國了。

    “易老板你可能有些時日沒去過北邊,這麽吧,兩年來,蒙古自平民以上,兜裏的錢猛地就多了起來。

    “他們會有錢?難道是牛羊大豐收了?”易卜拉新不太相信,那些蒙古人怎麽會有發家致富的路子?

    “倒是也差不多,尼德蘭商人們一艙一艙賣的羊毛布,就跟他們有關。”

    “什麽?你是……真的?”

    易卜拉新再也坐不住了,羊毛布有多火,他是真的沒想到。

    按照波斯的氣候,對於羊毛布的需求有限,誰知道那些威尼斯商人和尼德蘭商人看見之後,瘋了!

    對羊毛布的渴望,直接促成尼德蘭商隊不遠萬裏越過果阿,越過泉州,直接到杭州來接貨。

    要知道,此前他們大多是在果阿以西活動,了不起能到南洋諸島上去收購香料。

    就算在滿刺加和淡馬錫落腳的時候都少的多。

    直接到大明,也是在廣州和泉州,深入到杭州,還是羊毛布的主要功勞。

    “原來那些羊毛布和草原有著重要的關係,那麽看起來蒙古人真是富了。富了好啊,有錢好,省的他們再去打打殺殺。不怕地不怕,就怕蒙古人彎弓上馬。”

    易卜拉新作為中東人,當然知道蒙古西征的影響有多大。

    要是沒有窩闊台的兵馬,或許他們現在的國名還叫綠衣大食。

    “易老板,話已至此,您可是想好了啊。過了這村就沒這店,要是你們現在不上手,下次再想進來,那可就不是現在,咱們倆給您談。到時候,不管進了誰的嘴,再想出來可是不易。”

    崔大福到。

    進嘴的東西,當然沒有人願意撒嘴。

    比如尼德蘭人對於羊毛布的把持,最開始的時候,沒有人看好這些厚實的布料。

    誰能想到,會在西邊引起強烈的反應?

    現在又有酒擺在麵前,易卜拉新的國家雖然不會大量消耗,但是他明白,這些好品質的酒,價格還不貴,定然會崛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