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榮譽爵位,還真是徐光啟提出來的方案。

    不過要是追溯的話,跟方書安也有些聯係,最早還是和麗塔以及蘇菲婭他們在探討給商人們頭銜的時候,提到此話題。

    畢竟在商人為主的尼德蘭地區,擁有榮譽封號是很正常的事情。

    現在照葫蘆畫瓢,拿過來也能起到作用。

    再熊大,他的折子上來,老方直接轉給泰昌。

    畢竟事情涉及到自己孫子,他來拿主意不好。

    而對此事,總不能不解決,人家肚子都大了,不管?

    不像話!

    兩頭來,一邊是邊疆重臣,並且在最近的戰爭當中,充分展現出自己的才能,麵子要給。

    另一邊,是國之柱石,在他的操持下,整個國家的實力,已經超越嘉靖年間!

    所以,不管是哪頭來,泰昌肯定是要促成此事,至於要到什麽程度,怎麽樣有麵子,就不是那麽好搞的事情。

    難題不是泰昌自己的難題,內閣存在的價值,就是為皇帝排憂解難,提出解決方案。

    方從哲不能參與,不代表內閣其他成員不參與。

    徐光啟便借著東風,將自己的方案提出來。

    而背後,也確實存在著客觀需要。隨著商人們在大明經濟當中的作用愈加明顯,他們的訴求也越來越高。

    以前因為有官商合作,很多時候,官員既是那些商人們的得利人,也是利益代言人。

    但是從方書安將商人的規模狂飆突進的帶大以後,此前那些官員,已經無法適應商人們的進展速度了。

    他們可能連布政使都不是,如何能在更廣闊的舞台上為商人們呐喊。

    就比如林家,此前他們盡管也算是國家級別的商人,但是經營的線路其實有限。

    更多是在某些線路上做經營,但是隨著新產品的出現,林家的生意幾乎要做到整個大明,甚至已經向海外伸出一腳。

    這樣的生意,怎麽能靠過去的架構實現呢?

    所以啊,他們迫切需要獨立自主的地位,來匹配現在的規模。

    ……

    內閣,議事結束之後,幾個大學士修整一番,準備離去。

    正在飲茶的方從哲,看見徐光啟起身,便喊道,“徐大人留步。”

    另外幾個都是聰明人,看見兩人招呼,便知趣的走了。

    “李大人,您也留步下吧。”

    身為次輔的李汝華,稍微詫異片刻,隨後也猜到了是什麽原因要留下他。

    想來,都是方書安的婚事。

    泰昌登基之後,喜歡在武英殿議事,於是乎內閣都在偏殿候著。隨著在此的時間越來越多,索性內閣便搬到此處。

    閑雜人等走的七七八八,老方便開口道,“明人不暗話,兩位大人也知道我是何意。如今,熊大人遲遲沒有反應,你們是幾個意思?”

    老方對朝政,那是運籌帷幄,心思深沉。

    不過涉及到自家人之後,明顯就沒有那麽得心應手。

    “大人,現在不是著急的時候啊,若是再有動作,熊大人,或許有其他的想法。”李汝華也沒有拐彎抹角,直接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