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從糧食轉變為肉類,就是消耗量遞增的一個行為。

    想要吃掉等重量的肉類,至少要消耗幾倍的糧食。

    所以,隻需要讓百姓餐桌上多一些肉食,便能極大的促進糧食的消耗。

    釀酒,養豬、養雞,這是方書安給糧食富餘開出的表麵方子。

    背後自然也有其它動作,例如讓壓縮餅工坊同樣大規模買進。

    如今壓縮餅已經不僅僅是過去的單一產品,圍繞壓縮餅,已經開發出係列點心。

    新生產的點心產業,也是養活不少人。

    還有一個事情,方書安誰也沒,那就是讓幾個酒精廠,也大量屯糧食。

    他們和單純的酒廠不一樣,酒精廠對糧食品質要求不大,哪怕有些黴變,也能使用,畢竟酒精廠最主要的任務,是供給特殊使用。

    即便是聯盟內部,知道酒精工廠的也不多。

    畢竟,相對其他商業產品,酒精的生產並不是拿來進行販賣。

    他有更為重要的使用價值。

    確定好事情基調之後,人們總算是明白了方書安要幹的事情。

    要不,人和人之間是有差距的,換作別人,就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出如此好的解決方案。

    看看,方書安的初衷,可不是用一個老朋友的身份在請求幫忙。

    雖人情是用來用,但是麽,沒有利益交互的事情,尤其是人情,用上一次便會少一次。

    方書安此前是給他們帶來不少利益,但是當沒有利益產生,隻剩下一次又一次索取的時候,人們也就沒有了現在的耐心。

    反過來,深諳人性的他,早就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他是將幫助朝廷與賺錢的事情十分緊密的結合,這樣一來,每個人都起到了自己的作用。

    幫助朝廷,是情懷;而賺錢,又能讓人們吃上飯。

    兩全其美的事情,不是每個人都能想得如此周到。

    方書安的雙管齊下,帶來截然相反的作用。

    由此也能看出來,敵人也不是鐵板一塊。

    就拿糧食來,知道大明現在的狀態,正常按比例或者降低糧食的比例來交割貨物,是正常人的做法。

    但是麽,有一些商人,不知道從哪裏得到的消息,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大大增加糧食的比例!

    要命的是,他們不是商隊,是大商隊,一個季風季節過來,運送的糧食是文數字。

    糧食的價格就跟坐了過山車似的,在眾多商號開始屯糧的時候,幾乎大城市的糧價都被拉起來。

    畢竟方書安和張田餘的合作夥伴,遍布大明。

    很多農戶的糧食,眼看沒人要,突然來了成隊的大車,開始收購。

    於是,全國都在上演著十分怪異的畫麵。

    收購的場景簡直就是民風淳樸,大公無私啊。

    農戶:老爺,買我們家的糧食吧,我們的便宜,隻要一百大錢。

    商隊:一百大錢,太便宜,給你一百二,記住了,不能低於一百二!

    農戶傻眼,怎麽還有這樣的操作?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