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華夏民族一年吃掉的葉類蔬菜,超過餘下所有國家的總和。

    不管是兩河流域幫著當地人建設的工人,還是在非洲援外醫療隊,都曾被米國大兵或者是其他國家醫療隊蹭過飯。

    畢竟,隨便弄一塊土地,就能長出花紅柳綠的葉子,在那些人眼裏,這也是一種“東方邪術”吧。

    方書安來到大明,多少也有著同樣的情懷。

    關鍵的是,他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展開。

    之所以買那處別院,也是因為那處別院有個碩大的花園。

    宅院的原主人聽是個喜歡奇花異木的雅人,花園裏不少珍奇花木,尤以茶花居多。

    為了保證茶花生長,特意建了個暖房,原主人過世後,後人無意繼續經營,再加上糜費頗多,就將宅院賣掉,搬去鄉下。

    對於別人來,或許養活暖房是一個純粹浪費錢的過程,但是在方書安手裏,可就不是那麽回事!

    按照方書安一項花出去越多掙得越多的習慣,他的別院定然又是一個掙大錢的可能。

    他接手後將那大部分珍奇花木送了人,隻留下少部分,偶爾陶冶一番情操,不至於被人成是就喜歡銅臭。

    看著那些送掉的東西,對花木有些研究的孫傳庭直歎可惜。

    那裏邊的花花草草,運過來都不容易,很多東西能在京師養活,也都是暖房的存在。

    尤其是幾株十八學士最為珍貴,品相尚佳、色澤豔麗,屬於特等中的特等,可算是千金難求。

    但是麽,無論他多麽值錢,在方書安這裏不能創造價值的話,也就沒有意義了。

    清理掉大花木,方書安便對暖房進行了極大的改造。

    要大,一個是因為布局,沒有往日擺放花卉的各種架子。換做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架子,上邊一層一層的摞著很多方盤子。

    這些都不算是最大的改變,最能體現改變的,便是方書安利用工坊的玻璃生產線,設計出了平板玻璃!

    並且,在良率極低的情況下,愣是建了一座玻璃暖房!

    整個暖房基本都是用平板玻璃製成,不過麽,因為製作平板玻璃的工藝尚不完美,所以存在著不少問題。

    比如,玻璃的顏色並非一致,由於出自不同爐,所以都會存在色差。

    如果是平日裏,倒還好,但是碰到在陽光下直射時候,還是會有明顯的差別。

    再者就是,用銅管遞送熱水保溫!

    為此,他還設計有一套水循環係統!

    整個玻璃建造的房子,配上獨特的水循環係統,可以在大明,這絕對是領先世界幾百年的產物。

    方書安看著那些有色差和形變的玻璃,無奈的搖頭。

    沒有辦法,現在工人們掌握吹製玻璃以及化水鑄模很是熟悉,但是對於製造平板玻璃來,路還很長……

    裏邊有太多的工藝手段等著去摸索了。

    身處玻璃溫室中,方書安感慨萬千,這是幾年來,第一次親身感受到,未來的熟悉感。

    手機站: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