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來的正好,方才陛下叫閣老進去議事,現在想必已經差不離了,我去通報。”

    “有勞王公公。”

    看著王安殷勤的態度,徐光啟也是在心中歎氣,機緣啊,真是耐人尋味,要不是閣老推薦他成為世子師傅,哪裏有機會接觸朱常洛?沒有方書安獻上的幾個東西?哪有他今日的地位?

    此前還在津衛的時候,根本不敢想,竟然能成為直接入內奏事的官員之一,而在未來的掌印太監還能對他如此客氣。

    時也命也啊!

    按理,皇帝與閣老議事,是不會傳閑雜人等的,但是徐光啟等來的還真是皇帝批準入內的消息。

    難道是什麽事情涉及到自己?

    老徐在心裏默默問著。

    兩人並未在正殿議事,而是在配殿的暖閣,正殿那麽大,君臣離得遠,話都費勁,不像是暖閣,也就是個大點的房間,君臣分坐或者一站一坐就把事情了。

    行禮完畢,老徐站在一旁,靜待朱常洛開口。

    “來,給徐大人看座。”泰昌沒有他爹那麽大架子,該給座位時候不會刻意讓人站著。

    “徐大人莫要拘謹,就像我在東宮時候那般即可。”朱常洛到。

    話雖如此,徐光啟聽聽也就是了,現在畢竟是皇帝,可不是當初的太子,再像過去那樣,指定沒有好果子吃。

    “是,陛下。”嘴上這樣著,但是實際行動不可能照做。

    “方才與閣老,恰好到兩件事情,剛好王安你來,便讓你來一同議議。”

    一同議議?

    看來是真的有什麽事情牽扯到他。

    “陛下您盡管吩咐,微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徐光啟表態到。

    “那最好不過,其一,就是太醫院和方書安的意氣之爭,就是關於蟲子一,你作何感想?其二便是遼東,熊廷弼上折子,還需要至少十萬戶民眾,才能滿足他們拓荒的需求,但是如此一來,大明必然需要更多的軍隊,一方麵是保護墾荒的農人,一方麵則是往關內運送糧食,如何運更便捷?”

    朱常洛完,便是期待的看著他。

    看上去是兩個事情,其實是三個問題。

    關於方書安致病源的法,徐光啟也是持懷疑態度,不過利瑪竇曾經與他過,西方人對人體的認識更加充分,比之中華傳統醫學,對人體構造更加了解。

    而且,還有相關書籍,可惜,利瑪竇並沒有帶來,因此徐光啟也隻是有個概念。

    但是關於疫病致病源一,方書安的觀點的確很新鮮,如果他真能找到傳中的蟲子,按照利瑪竇對於西方醫學的闡述,中華醫學將會大踏步的超過。

    而且,方書安這子已經無數次證明了他的事情都能成功,所以,相比別人,他更加信任方書安一些。

    至於派出去多少軍隊,並不是皇帝所關心的,他更加關心的應該是軍隊的裝備才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