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最後張田餘送他走,書記官都沒有好臉色。

    好在,工坊安排的馬車是新式馬車,走起來十分舒適。

    “嗯,什麽東西硌得慌,這些人也太不像話了,故意放石頭!”

    他一邊想著,一邊伸手去摸,果然是幾個硬物。

    不過,也就是瞬間,表情由憤怒變得耐人尋味,他好忙一看。

    吆喝,可不是麽,一袋子銀子!

    還是貼心的散碎銀子。

    本來想叫住車夫往回走,但是轉念一想,對方沒有先拿出來,也沒有提什麽要求。而且,他們也不在乎如實稟報。

    看來,意思是不讓自己亂……

    這般想著,他就將銀子往懷裏又推了推,這可不算是貪墨……

    一場大雨讓方書安與江南綢緞商人的大戰完全熄了火,雙方雖未明言罷兵言和,但也差不多少。

    你來我往也鬥得有些精疲力竭,當頭的都換了,下邊自然知道什麽意思。

    不過麽,有人確實舍不得雙方就這樣結束。

    得了便宜的百姓表麵大呼失望,雙方大戰,最為高興的當然是百姓,明麵上,他們各站一方,罵著對方陣營。

    但是,私底下就是真香了。

    雙方沒少偷偷摸摸買對家布料,新添置的衣服,一個個卻又竊笑不已,恨不得雙方鬥得更加激烈一些,最好頭破血流才好。

    綢緞商人們看見呢絨沒到黃河以南,以為自己贏了。

    一定是官家限製了銷售範圍,雖然他們管事公公換了,但是畢竟得罪了閣老家孫子,換了正常。實際上,呢絨才是最大贏家!

    從不聞一名到成為能分庭抗禮的布料,這就是成功。

    不過,百姓們高興沒有幾,他們再也沒法高興了。

    然而雨下個不停,待到第三日的時候,來自河南府和南直隸的快馬就沒斷過,水情告急!

    自太祖建國以來,黃河水患幾乎不斷,決口處處。

    中間有過幾個好的河工,暫時解決一陣問題,但是並沒能控製多久。

    想要解決黃河問題,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現在大明剛剛有些收入,還不能完全做到收支平衡。

    黃河水利在即,但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問題。

    方書安自然知道什麽樣的方法好,潘季馴的“束水攻沙”法,就能證明他的效果。可惜自從老潘死以後,其他河工都沒有他那麽上心,再加上貪墨橫行,當年老潘好好整治的河道,又開始淤塞,不過二十年,潘季馴第四次在河工任上加築的三十餘萬丈,又破敗的不成樣子!

    還是缺錢,等,隻能等,等到監稅司開始運作,財務情況好轉之後,再將其好生整修一番吧!

    朝廷內外在大雨中煎熬著,京城雨勢漸歇,然而一封封請求朝廷賑災的文書幾乎將內閣淹了。

    雨季,大半個大明都在嘩嘩落雨,受災的地方,可不是一處兩處。

    經過日以繼夜的治療,隨著體內毒素的排除,沒有新毒素攝入的情況下,萬曆的病情終於有了變化。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