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號稱半個大明的布匹聯盟,其實力也不容覷,他們幾乎手握大明大半官辦作坊的綢緞還有半數的木棉布,至於麻布,或許因為比較低端,因此沒有多少份額。

    有貨也就算了,這些人不但有貨,還掌控著鋪貨的店鋪,相比之下,店鋪對於方書安他們來,更為重要。

    貨源與他們沒有關係,影響不到。

    而這些店鋪,恰好也就是方書安他們剛開始打算布局之處。

    呢絨也就是羊毛布,作為一種厚實且高端的產品,即便在後市,也是作為最好的材料之一,和絲綢不相上下。

    頂級的羊毛麵料,在倫敦薩維爾街高級定製西裝,折算人民幣下來,一套衣服十萬人民幣起,花到三十萬也不是什麽稀罕的事情。

    哪怕就是那些半定製的服裝品牌,用上次頂級的羊毛麵料,也要五萬人民幣起。

    所以,篩選出來的羊毛料,怎麽看,也不是便宜的料子。

    因此他們的初衷就是,先從高端門店鋪貨,等到一炮打響,再下沉到普通百姓都能買的起的店鋪,最後推廣到整個大明,讓秋冬服裝多一種選擇。

    但是麽,這樣一來,他們原來的計劃就要打亂。

    當然,並不是反過來打。

    一個產品,想要從底層向上突破,實在是太難了。

    後世共和國曆史上有兩個品牌都有類似的經驗,便是菊花廠和粗糧廠。

    菊花廠初涉終端設備之時,是給西方運營商做定製,甚至都沒有自己的獨立品牌商標印在上邊。

    當時的終端價也就是幾百塊,後來隨著機器人操作係統的崛起,菊花廠似乎看見機會,便聯合歐陸運營商,開始生產帶有自己菊花標誌的定製機。

    再後來的故事就是眾人皆知,由於菊花廠善於鑽研的能力,最終逆勢而上,愣是從底層打入高端品牌,成就一段神話。

    故事的另一個主人公就有些實力不夠。

    粗糧的開局比菊花要好,當菊花主力還在兩千元以下,一千五百元奮鬥之時,粗糧廠成功用核心部件的頂配拿下最具性價比的產品。

    當時可謂風頭無倆。

    可惜,粗糧廠或許是因為內功不夠紮實,或許是因為供應鏈管理不到位。

    總歸是在它崛起的關鍵時刻,總是爆出這樣那樣的問題。

    質量參差不齊,也成為彼時粗糧廠最不和諧的聲音。

    終於,在某家炸彈廠事件爆發後,菊花廠橫行華夏,而粗糧廠前有菊花,後有黃綠兄弟,最終還是且戰且退,遑論向高端立足。

    方書安自問,他沒有菊花廠那樣的鐵軍,沒有那麽能打的陣營。

    所以,隻能從高端開始,一點點向低端滲透。

    這樣,至少不用走彎路。

    眼下,對手們不給機會,那他和合作夥伴們,隻有自己開始……

    ……

    會議結束,各家便分頭布置,開啟他們的新征程。

    要呢絨聯盟的商人們,動員速度自然是沒的。

    經過糧食戰和瓷磚戰的兩次考驗,他們雖然分別屬於不同商家,但是在商隊調配和資源分配上,可以大明沒有一個商隊可以與其相提並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