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新校舍需要建設周期,前期就現在工坊裏先進行著,不然他們當初修建恁大建築群,也是未雨綢繆。

    掛牌是個大事件,需要黃道吉日。

    現在八字還沒一撇,所以眾人決定先把攤子支起來,等到合適時機再舉辦儀式。

    臨時場地好辦,直接把工坊那裏一角圈起來,將從遼東帶回來的孤兒和工坊匠人家的學徒們都搬過來,就有了學院的雛形。

    看著烏泱泱的人群,朱由校有些腦殼痛,這些不省心的,需要多久才能安靜下來。

    “書安,這些人要和舉子們一起學習?”他突然問道。

    “那自然不行,這些孩子們是咱們的未來,他們要學習最好的東西,接受最全的教育。至於學徒和匠人家的孩子們,學習各種機器原理,掌握他們的製造、運轉以及修理。舉子們,咱們可是要給人家準備晉升的路徑,要不然,怎麽會招收來人。”

    在方書安的計劃裏,監稅司是個獨特的存在,要將其變成半獨立的部門。

    類似於禦史那樣的部門,年輕人血氣方格,頭硬如鐵,心裏還都是家國下之事,還不到四麵圓滑的地步。

    雖然查稅是個苦累差事,但是經過三五年的輪換,便將其調離到工部、戶部等六部實權部門,或者是進入已經壯大的各大製造局。

    如是還在監稅司幹下去,隻怕便會因為變得世故圓滑而放棄此前的原則。

    所以,適當的引領十分重要。

    也就是開始,他們會從落第的舉子當中選拔。

    等到後邊,隻會選擇年輕的讀書人,亦或者是親自培養。

    在方書安的計劃裏,那將是一個結合廉政公署以及米國稅務總局一般的存在。

    能將稅務理順,對於大明來將是穩定的基石。

    收支平衡,財務正常,才是保證一個國家前進的基礎。

    所以,這個事情不但是萬曆看重,方從哲同樣看重。他們也知道問題之所在,但是苦於沒有合適的方法。

    如今有個充滿激情並且頭鐵的年輕人來幹,為何不讓他試試?

    況且,這個年輕人可是充滿奇跡。

    “韓江,你他娘的給我滾過來,這就是你帶的學生?”李盡忠看不下去了,這分明是個聒噪的鴨圈,哪裏有半分學院的樣子。

    “總旗,這都不是大頭兵,俺也不敢下重手啊。”韓江有些無奈。

    “別叫我總旗,那是熊大人臨時封的,咱現在隻是學院的護院,沒有官職。”李盡忠著。

    “不管了,還有東尼大木呢,他在何處?”

    “大木千總在劉老將軍那裏,上次被人扔雞蛋之後,一直不敢出來。”韓江訥訥的道。

    “東尼大木被人扔雞蛋,怎麽回事?”方書安聽見他們對話,問道。

    “還不是那些讀書人鬧得,上次大木千總他也喜歡中華文化,傾慕已久,還有自己一首詩,結果還沒開口便被那些人嘲笑。”

    “可知那些人是誰?”方書安有些鬱悶,東尼大木一身本事還是值得借鑒的,尤其是忍術以及倭人的戰術,有他傳授的話,將來與倭人作戰,大有裨益。

    “那幫人俺打聽過,您認識……”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