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的消息不可謂不全麵,在周永春來之前,他們正在討論北大荒的問題。

    那裏,才是接下來熊庭弼真正的戰略所在,至於打黃台吉,雖然相對也重要,但是無法和北大荒屯田來的更加重要。

    駱養性組織下語言,開始獲得的情報。

    “正如方兄弟所言,極北之地千裏沃野,土地極黑,挖一把都能攥出油來似的。那裏水源豐富,遍地都是碗口大的魚和各種大野味,即便是不種糧食,光是靠野果和打獵,在那裏謀生的人群,都能生存的極好。”

    北大荒之前沒有被人開發,一是因為中原無人知曉,再就是人口還沒有增長到那麽誇張的程度。

    如今,大明人口億萬,在沒有機械耕作和化肥農藥提高產量的前提下,他們唯有開辟新的產糧地。

    工業化之前,土地的潛力有限,想要爆發產值,隻有依靠攤大餅似的獲取可耕種的土地。

    所以在沒有認識到世界上還有北美那種糧倉地之前,中華民族已經將他們視野裏水熱條件最好的產量區占據了。

    至於中南半島等地方,在當時人們的眼裏,哪裏是瘴氣密布之地。

    在沒有高效藥物和空調之類現代化降溫手段之前,熱帶的各種病菌以及悶熱的氣候環境,會輕飄的幹掉人類。

    轉回來再眼前,明末氣候轉冷,冬日漫長且溫度偏低。

    好在地廣人稀,隻要麵積夠,一年收獲一季也就足夠吃。

    或許再往北,到東西伯利亞地區,後世的產量區,此時的環境徹底無法種植糧食。

    當然,以現有條件,產量低下的前提下,隻有依靠更多的種植麵積。

    “周大人,咱們在極北之地,可是有努爾幹都司呢,雖然幾十年沒有人去過,但好歹是咱大明地盤。這不是,黃台吉恰好帶兵去了。你,咱們派兵去追他們,然後運送糧食困難,在原地屯田再追擊他們,不為過吧。”

    熊廷弼這一番話,周永春如醍醐灌頂,瞬間明白了。

    當年王韶開熙河,也算是名留青史。

    熊大人有如此誌向,倒也是人之常情。

    “如此來,黃台吉逃走,根本就是你們有意安排?”

    因為知道前因後果,所以他並沒有很吃驚,隻是確認下事實。

    熊廷弼答道,“是,也不是。”

    “此語何解?”

    “我們是想讓黃台吉遊走出去,卻並不想讓他去騷擾葉赫部。再者,即便黃台吉不去海西部,也不可能完全消滅他們。”

    “但是我大明軍卒既然能滅代善,再勝其他貝勒,難道就打不過黃台吉?”

    “倒不是打不過,隻是所需要耗費的糧草物資,絕非現在的局麵可比。”

    熊廷弼頓頓,繼續道,“黃台吉帶走的是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這三隻隊伍是八旗當中戰力最強的三個旗。並且,他們當中除了正白旗,都有和迅雷彈以及空心方陣交戰的技巧。再想像打代善那樣隨心所欲,是不可能之事。再有,開始降雪,對於我大明軍隊來,那是無法破解之難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