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軍這邊,方書安和盧象升、孫傳庭鋪開地圖,就當中的一些細節和熊廷弼商議,雖然戰鬥是有李懷信執行,但是很多計策方略除了李懷信和賀世賢以外,便是四人製定。

    一番商議,確定細節後,三人各自準備,也要出營跟上大軍。

    看著一車接著一車的輜重,方書安感歎道,大明其實依然很富強,如此大規模一場戰爭,原本應該攤派到每個人頭上,但是有國債之後,竟然絲毫不影響全國生產生活。

    雖然都明末疾苦,那也是平民,廣大富戶手中,占有者太多的資源。

    糧食不用,除去他們拉來的,連同後邊買回來的,就是再打一場大戰也足夠。

    至於軍械,或許鳥銃有些不合格,但是依舊在挑選之後還能在庫裏有剩餘!

    自從李應祖車營改製之後,熊廷弼命其他車營也裝備了鳥銃,如此才消耗掉不少庫存。但是這般的話,三眼銃便閑置不少。

    奔著不浪費的原則,索性就給車營再裝備上。

    遠戰鳥銃,近戰三眼銃,平日裏行軍時候有炮車,也不不費勁。

    出征的十萬人,騎兵占到四萬,人數不少。

    其他以步軍為主,所謂車營,嚴格來也屬於步軍。

    騎兵除去葉赫部和潮鮮方麵軍,能夠調動的隻有兩萬。

    並非是大明騎兵不夠,一則是李如柏當初葬送萬餘騎兵,再就是廣寧需要保持騎兵壓製蒙古人。

    因此,熊廷弼能用的數量有限。

    但是此番乃是攻城戰,建奴還能讓騎兵在城牆上守城麽?

    兵出撫順關,距離界凡城距離並不遠,但是沒有走太遠,李懷信便根據熊廷弼的命令,停在了距離界凡城二十裏的地方。

    周永春有些不解,“李將軍,為何停在此處?”

    “經略軍令便是如此。”

    “那是讓賀世賢去送死?”

    “自然不是……”

    周永春問著,發現一樣,駱養性一點問題沒有。

    “駱千戶,你知道原因對不對。”

    “製台,在下隻是知道部分,並不知全部,但是我能理解為何他們停在此處。”

    “難道你們都知道,隻是瞞著我?”

    周永春更加堅信,自己被武將們排除在外了。

    “製台,誤會了,在下也隻是遵命在此等候下一步計劃。”李懷信解釋到。

    “你們,好得很!”

    見他們依舊咬緊牙關,周永春一甩袖子,轉身去自己營帳。

    駱養性看看李懷信,給他一個禮貌的微笑,也去收集自己的情報。

    他需要知道,界凡城的守衛到底是誰。

    晚些時候,方書安和孫傳庭、盧象升並肩到了李懷信大帳報道。

    三人見完禮後,便欲離去。

    李懷信卻突然開口,“方賢侄,沒有什麽給我的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