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他真的有什麽不一樣的地方?

    刺客從春秋戰國開始,已經活躍在曆史舞台上兩千餘年,至於更早時候怎樣,沒有詳細記載。

    發展到明末,雖然隱秘有之,但套路並無多少變化。

    蕭芸娘二人,便從事這一古老而又神秘的職業……

    “明日便是慶賀最後一日,官民同樂,熊廷弼也會宴飲官員將士,那便是最佳時間。”

    侍女完,蕭芸娘點點頭,兩人便開始詳細討論行動細節……

    同樣作為刺殺主要目標的方書安,沒有任何覺悟,仍舊在研究著如何改善犁鏵。

    時候他見過家裏的鐵犁,還是騾子用的鐵犁,造型和此時的曲轅犁大不相同。

    當然鋼管的大量使用使整個犁不但輕量化,還更加符合動物工程學。

    此時的犁除了個頭偏大笨重外,似乎改進的空間不大。

    不過,幾百年的發展,尤其是工業社會以後的改進,有著不少的優化方向。

    可惜他不是農業農機專家,之前也從沒有研究過犁鏵的發展曆史。

    好在腦海裏還有騾馬犁以及後來手扶拖拉機單鏵犁的印象,一點點嚐試,總能發現不同……

    李盡忠一身華服進屋的時候,方書安還在桌子上拿著尺子筆畫圖紙。

    “走吧,你不看看什麽時辰,還在屋裏貓著作甚。”

    方書安抬起頭,眼神中滿是疑問,“時辰怎麽了?有何重要的事情?”

    “宴飲三日啊,今日第二,你不去可別後悔。”李盡忠答道。

    方書安不置可否,“我沒有什麽可後悔的,倒是你,經略不是下令軍隊要嚴密監視建奴的動向,你怎麽跑出來了?”

    “你又不是不知曉,咱們現在被當成寶貝供著,警衛執勤的事情,怎麽輪得上我。”李盡忠牢騷道。

    “好了,你也莫要得意,拋擲彈和蒺藜彈造出多少了?”

    起軍械,李盡忠興致掉了一分。

    “蒺藜彈還好,製作簡單,經略集中一百匠人,一便能製作兩千枚。”

    蒺藜彈一次消耗並不大,兩千一,能用不少時日,拋擲彈才是大量的消耗品。

    方書安皺起眉毛,進度比他預料的要慢啊。

    “拋擲彈如何?”

    “製作麻煩,一日不過八百枚,時至今日,也才堪堪造出五千枚。”李盡忠歎口氣,無奈地攤開雙手。

    “太慢了,戰事不定哪一日打響,蒺藜彈告一段落,先製造拋擲彈吧。”

    方書安是想拿拋擲型火藥彈作為戰鬥的主角,五十米距離上,當敵人被鐵蒺藜降低速度之後,擠成一團,再被無數鋼珠破片密集打擊。

    那滋味,嘖嘖,想不敗都難……

    沈陽城就是這般,表麵上鬆懈,實則暗地裏緊張。

    各方都在繃緊著神經,為隨時出現的變化做準備。

    “方書安!”

    連串喊叫聲將他從夢裏喚醒,昨日忙著擺弄圖紙,並沒有和李盡忠一起出門,導致十分疲憊。

    細細聽來,咦?不對!

    為何聲音是個女的?

    ***

    推薦一本美食書:

    《三界美食店》

    在界販賣辣條,龍蝦,在異界賣界的蟠桃,龍涎液,在地球上賣異界的戰狼焰陽豬。

    作者可鹽可甜的妹子,歡迎各位前往拍磚撒花。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