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他們也蠻可憐的,因為他們的內心自卑、孤僻、不被世人所接受,他們也隻能用這樣嘩眾取寵、低賤下作的方式來吸引大眾的注意力了。

    要說隻是為了吸引大眾的注意力,楊晨東也不願意去評價什麽,他一天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要經他之手決斷的事情一樣有很多,可是沒有時間的精力去注意這些存在感不強之人的。但他們不應該來抨擊軍隊,這就動了楊晨東的底線了。

    楊晨東治國,方式並不複雜,甚至可以說有些簡單。那就是他為了更好管理治下的區域,會給文官以重權,他隻需要將工作進行分工便是,至於更細致的活,就任由下麵的人都去做,他隻是等看著結果。

    結果好了,繼續重用;結果不好,或是證明此人沒有能力,那就換下來便是。甚至有些時候,對於文臣他還會適當的縱容,這即是對他們一種尊重,也是一種經營國家的策略。畢竟文人重名,隻要給他們需要的東西,這些人就會賣力的為自己工作了,就可以解決許多做為君主的煩惱。

    對於文官他可以縱容,但有一件事情,誰碰都不行,即便是在重要的臣子,在別人眼中,在不可或缺的存在也一樣不行,這個事情就是有關軍隊的軍權調動問題。

    細數曆朝曆代,開國君主為什麽永遠都屬於n逼可拉絲一級的存在,那正是因為他們享有著至高無上的軍權調動能力。而到了朝代的後期,因為各種平衡的需要,君主不得不放下軍權開始與文官打起了各種官司和玩起了各種小心機。

    這樣做,看似是可以大權大握,國家之事都盡知耳中,但忽略了對軍權的看重,最終的結果就是文能製武,一旦碰到了強勁的對手時,便是連一個還擊之力都沒有了。

    而且一個不掌軍權的君主,也無法讓臣子們去更多的尊重,畢竟你沒有什麽可以震懾他們的手段,人家憑什麽要怕你?

    深知這個道理,也看透了其本質的楊晨東便將軍權牢牢的抓在手中,如此他就等於擁有隨時改變局勢的權力,等於在眾文臣的頭上高懸了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如此由不得那些人不聽話。

    不僅楊晨東是這樣做的,以後他的子孫也必須要做到這一點,這樣就不必在擔心有亡國之事發生,即便是發生了什麽不可逆轉的事情,至少也擁有了自保的能力。

    有了這樣的認識和深度思想之後,楊晨東又豈會因為一些讀書人的叫囂而改變自己的決定呢?

    方針即然定了下來,那是不會輕易的改變。不僅如此,那些叫囂著,在挑著理的文人,楊晨東也不打算放過。不說他是一個眼中不揉沙子了的人吧,但事情有對錯好壞他還是拎得清的。

    怎麽著,吃著自己發的餉銀,住著自己蓋的房子,回頭還敢來指責自己的不是?

    憑著楊晨東在整個楊係的權威和影響力,他們都如此的放肆,可以想像,換成了自己的子孫在這個位置,他們怕是會更加的猖狂吧?若是在換成一個性格懦弱一些的繼承人,那還不得被這些所謂的文人給吃掉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