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是一個島國,不是軍方的戰船,就算是民間之船也是多的數不勝數,不過就是找一些船去北明傳遞消息罷了,當真不是什麽大事。甚至為了安全起見,這一次使者就派出去了十隊,防的就是五星軍在海上的攔截。

    足利義政真是足夠心,十隊使者分散而走,的確有人受到了五星軍的攔截,也因此走露了消息,但最終還是有船隻僥幸的穿過了大海,來到了北明。

    通過被攔截的船隻,五星軍知曉了足利義政的舉動,上報到了楊晨東的麵前。看著送來的那些口供,楊晨東一聲冷哼而道:“困獸而已,當真以為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阻攔我大軍的腳步嗎?哼,楊二,給徐有貞發報,他應該知道要怎麽樣做的,還有通知前線大軍加快行軍速度,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北明京都。

    曆經了海浪而來的倭國使者們終於來到了這裏,隨後就急急的向主管外事的禮部送上了足義政的手書。在他們看來,倭國已經危險至此,北明皇帝應該會很快召見他們的才是,但不成想,這一等就是數的時間。

    非是手書沒有送到朱祁鈺的手中,如今皇權還是很有威望的,就算禮部尚書是胡濙,是楊晨東的丈爺,他也同樣不敢壓下這件事情。所以問題並非是出於禮部,而是在朝堂之下。

    朱祁鈺在看到禮部呈送上來的手書之後,便馬上召開了朝會,商量著出兵事宜。讓他想不到的是,起對倭國出兵,下麵的臣子們反應竟然是出奇的相同,都不同意出兵之事。

    其中以太子少傅、大學士兼刑部尚書徐有貞最為反對。

    “皇上,攘外需先安內,我們自己的問題尚沒有解決,哪裏還有餘力就幫助倭國呢?這件事情還三思而定。”

    表麵上徐有貞與楊晨東是勢不兩立,也因此深得朱祁鈺的信任和依仗,如今他第一個開口這般了,其它的臣子們也是你一言我一語的開始進言。

    “皇上,徐少傅言之有理呀,如今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解決了沙井和淨州兩城的問題,麵不是分兵去幫助他人。”

    “是呀,皇上。按手書上所,倭國已經是危在旦夕,此刻就算是我們出兵又能解決多大的問題呢?”

    “對。隔海而戰,於我方糧草補給不利,一旦出了事情,那就會是大問題呀。”

    “想到以前倭國時常還會犯我海疆,現在他們活該出事。”

    “眾位大人的對,我附議。”

    “臣附議”

    各種各樣的法都出現了,但大意還是統一的,那就是不要出兵幫助倭國。

    所謂的唇寒齒亡,固然有一定的道理。隻是北明與倭國是隔海相望,這個法就難以站住腳了,尤其還是在海洋業並不發達的時期,更沒有人會感覺到什麽危險與威脅。

    在他們眼中,北明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至少隔海的屬國倭國,死不死的管他們幹什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