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忌的成份原本就有,隻是差一個機會將其點燃罷了。如今眼看著楊晨東竟然要開書院,做為當代大儒之一的何文淵,當然要有所表態才是了。

    “是啊,是啊!”有人站了出來,當下很多的文臣們也是不住的點頭稱是,儼然一幅支持何文淵的態度。

    之所以這麽多的大臣站出來反對楊晨東,除了妒忌心之外,還有更重的一條,就是文人的規則。

    文人有規則嗎?

    當然會有了。任何行業存在即有它自我的規則在其中,而任何人想要打破他,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像是文人,教書育人,開書院是平常之事。即可以將自己的名頭發揚光大,又可以借機多收學生,擴大影響力的同時也可以廣收錢財。這也是文人中極為典型的一條發家之道。

    可正是因此,書院並非是誰想開就可以開的。你若是沒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或是不被文人集團所承認的話,書院開起來隻會受到口誅筆伐,因為文人們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不然,是個人都可以開書院的話,那他們的飯碗何在?

    不管是妒忌也好,亦或是想要維護自己的地位和影響力也罷,總之楊晨東想要涉足開辦學院的事情,他們是一定會阻攔的。

    何文淵站了出來,接著又連續有好幾位有影響力的文官站了出來,表達了反對的意思,高座於龍椅之上的朱祁鈺眼睛眯成了一條線。他知道文臣的厲害,更知道其實骨子裏這些文人也是看不起自己這個皇帝的。這便是獨尊儒學的弊端所在。因為曾幾何時,大明的開創者也被文人所排斥過,隻是因為大刀大棒太過威武嚇人,這他們才不得不低下了這個頭罷了。

    事實上,曆朝曆代的更換中,顯少有幾位皇帝可以得到文人們真正的承認。相反在他們心中,真正的正統是孔老夫子的山東孔家。那裏才是他們的朝聖聖地。

    朝代的更換,不知道多少皇帝落馬,不知道多少的文人被殺,不知道多少的百姓顛沛流離,可縱看孔家卻一直是屹立不倒。孔家是把大丈夫能屈能伸這一信條發揮的淋漓盡致。

    蒙古來了親蒙古,滿清來了親滿清。李自成剛進入山東離曲阜還遠就大呼永昌皇帝萬歲。袁世凱稱帝,便稱“早日登極,以慰民望”。張勳複辟,又大喜:“普同慶雲雲”

    到了197年,日軍大舉侵華之前,衍聖公孔德成詩興大發,鼓吹中日“同文同種”,詩曰:“江川珠泗源流合,況是同州豈異人”。這就讓人有點不知所措了,您這是要向“蝗軍”示好??

    孔家的延綿,較之皇室的延續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還是下讀書人的榜樣和聖地。便是連皇帝有時候做事情都要看其臉色的。

    就像是朱祁鈺,曆史中為了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居然向朝中大臣行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