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視著安妮徑直走出房間,又反手拉上了房門,王越坐在沙發上忽然就有些意興闌珊。有了劍器青蓮之助,他對於這本筆記的了解,遠比任何人想象中的還要輕鬆的多,深刻的多,所以根本也不用多想,多看,安妮留下的筆記本對他而言已經失去了所有的價值。

    不過,一瞬間的知識灌注,也讓他的精神顯得格外疲乏。手指猛力的按在眉頭的兩側,頭痛的感覺宛如一陣陣的針刺,受損的精神力,還是很難支撐這樣的消耗。

    窗外的景物,飛快的後退著,王越這時候什麽都不願意去想,隻是呆呆的看著窗外。

    一片片的灌木樹林,連接在一起,再出了約克郡幾十裏後,道路兩旁已經沒了人家,大片大片的綠色隨著起伏的山嶺丘陵,一路蜿蜒著伸向遠方。偶爾還能看到一些鬆鼠之類的小動物在林間跳躍。

    不知從哪飄來兩塊黑雲,擋住了陽光,隨後風起了,兩隻燕子貼著地麵掠過,一前一後追逐嬉戲,看天氣似乎有點要下雨的意思。

    過了不知多少時間,等王越收回視線,感覺腦袋逐漸清醒下來的時候,時間就已經到了下午一兩點鍾。

    再度把注意力放在腦海中的字符上,種種感悟頓時湧上心頭。王越開始從自己的體力,潛能,以及格鬥的技巧發力上著手進行分析,然後又再揣摩拳勁,震蕩發力,果然就得出了和安妮一模一樣的結論。

    知易行難,越是簡單直接的格鬥術,想要練好了就越是困難。尤其是像鐵十字軍這樣,流派練習的格鬥術大多從古代騎士的兵器殺法中演化出來的徒手格鬥,雖然原理還是那個原理,幾百年一直沒變,但要想用徒手打出兵器在手時候的韻味,卻非要經過長時間不間斷的苦練不可。

    當想到這裏的時候,王越從沙發上站起身來,迅速調整自己的狀態,先站了個丁字步,把脊椎豎起來,然後隨手比劃了兩下,把腦子裏有關於騎士錘發力的技巧全都過了一遍,覺得手腳協調,渾身的肌肉都隨心而動了,這才試著一點一點的練習起來。

    冷兵器時代,西方大陸的騎士已經把肌肉的開發運用到了一種極致的境界。而像是騎士錘這樣的重兵器,想要用的好,殺傷力大,最關鍵的就是要把“加速度”提上來,但速度越快,動能越大,在打擊對手的同時,自身也會不可避免的受到的對方力量的反震,所以古代的騎士在用錘的時候,握錘的手其實都是“空握”的。

    這就像是現代流行的網球項目,不明白的人往往玩一段時間,就會拉傷肩膀的肌肉一樣,單純的使用“拙力”和不正確的拿拍方法都會對正常人的身體產生巨大的負擔和危害。

    同樣的道理,要把幾十斤,上百斤的騎士錘用的如臂使指,輕鬆自如,體力強健還隻是個基礎中的基礎,重要的是發力的時候不能隻靠臂膀的肌肉,關鍵的一點在於腰。隻有善於運用腰力,聽過脊椎傳導,才用的動重兵器,鐵十字軍的格鬥術雖然講究“一力降十會”,動作剛猛直接,卻也舉絕非一味的蠻打蠻幹,它在力量的運用技巧上一樣不含糊。

    就像是阿道夫先生筆記裏記錄的這幾種發力手法,一些關鍵的地方,是真正的“大巧若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