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元年劉誌去世,葬於宣陵,諡號孝桓皇帝。

    劉宏生於冀州河間國,東漢第十一位皇帝,大漢章帝劉炟的玄孫,劉宏早年世襲解瀆亭侯,永康元年十二月,漢桓帝劉誌逝世,劉宏被外戚竇氏挑選為皇位繼承人,於建寧元年正月即位。

    劉宏在位的大部分時期,繼續施行黨錮及宦官政治;他又設置西園,巧立名目搜刮錢財,甚至賣官鬻爵以用於自己享樂。

    在位晚期,爆發了黃巾起義,而涼州等地也陷入持續動亂之中,中平六年,劉宏去世,諡號孝靈皇帝,葬於文陵。

    桓帝、靈帝時,士大夫、貴族等對宦官亂政的現象不滿,與宦官發生黨爭的事件。

    事件因宦官以“黨人”罪名禁錮士人終身而得名,前後共發生過兩次,兩次黨錮之禍都以反宦官集團的失敗而結束,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團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黨人被殘酷鎮壓。

    大漢桓、靈二帝之前,宦官、外戚雖然專權,但有名臣陳蕃等人主持朝政大局,士大夫、豪強等心向朝廷,局勢尚未到不可收拾的境地,但兩次黨錮之禍後,清正的官員不是被害就是被禁錮,宦官更加為所欲為,殘害百姓,因而激起民變,釀成黃巾之亂,士大夫、豪強離心,於是黃巾之亂以後群雄並起,東漢最終走向了滅亡。

    這乃是史料所記,其中種種,令人歎之,恒靈二帝,崇信宦官,豈是為了私財,皇帝愛財,這豈不是可笑之語?

    無非是為了剪除將要成形的士族,郡望世家、九卿世家、三公世家,難道天下就沒有人才了嗎?

    郡、九卿、三公,竟然皆被世家傳承襲之,皇帝目睹此況,豈能願意,隻是雖有黨錮,卻也阻止不了世家的擴張,靈帝逝後,仲漢天下,也再難反複!

    如此種種,猶如雲煙,重修隻是愣了片刻。

    在外人看來,重修看了一眼,就凝神在棋盤上,下手又穩又狠,卻是全神貫注在上麵,幾個都督府的侍衛見了,不由暗中鬆了口氣。

    丁溫自己,開始時,氣定神閑,姿態很是優雅。

    但是隨著五十子落下,丁溫不由額上滲出細汗來,不禁歎的說著:“這位道長下的棋真是不錯了!”

    這時,再凝神看著棋盤,危然端坐,卻是當成大敵,認真拚殺著,殺到半路,更是連連擦汗,使他身邊的都督府侍從不由怒視對麵的道士,讓他乖覺知趣。

    重修隻當沒有看見,繼續下棋,到了一百零九子之時,丁溫凝視棋局,久久不落子,片刻,將手裏棋子擱在棋盤一角,輕歎一聲:“這局卻是我輸了。”

    重修就問著:“這位公子在,棋盤尚大,隻到中盤,何以早早認輸?”

    丁溫就笑的說:“這處已受重挫,這棋再下下去也無趣,我不喜劣勢已定,還胡攪蠻纏之局,就是贏了,也不會歡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