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代以來,皆以禮治天下;所謂禮,便是一整套方便統治的行為準則,儒家歸納總結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秩序鏈,自獨尊儒術之後,以仁、義、禮、智、信作為普遍的道德準則,這三綱五常所組成的綱常形成了成熟的封建時代。

    作為封建時代的頂端,自然有一整套相應的禮儀,一坐一臥,一行一止都有規矩,這也是彰顯身份貴重,因為大部分人是沒有眼力看出一個人如何尊貴的,但是卻可以從隨從衣裝,來看這個人是否尊貴。

    就比如楊伊,自然也是有一套儀仗的,還是最頂級的,位比諸侯王的儀仗,這是從洛邑帶來的,儀仗繁瑣豪華奢侈之處僅在皇帝之下。

    首先是兩位少女身穿宮裝,身姿是極美的,但是此時她們的工作隻是捧扇,她們手持長約八尺的長扇,飾以紋絲金箔錦帛,這便是所謂的舉動必以扇,她們要跟在楊伊的後麵。

    然後應該是由三十六人組成的侍衛,楊伊的這一組侍衛卻是逾矩了,她的侍衛是七十二名,男女各三十六,身穿精甲。

    這七十二名侍衛分別著甲,帶弓箭和橫刀,當先的兩位男女將軍身材高壯,各持長槊作為先導,之後兩人各舉一麵紅底龍鳳旗,在之後便是著甲帶刀的男女親衛兩兩一對跟在後麵。

    這些人的職責隻是負責充當儀仗,宿衛王宮以及王宮的巡檢,這些人都是特意挑選的良家子和或者世家子弟中揀選出來的,看似工作簡單,但是卻也最容易得到提拔,一般都是半年未期,期滿基本就升職。

    或者去軍中,或者去郡縣,都能有不錯的發展,女侍衛如今稍微難點,畢竟楊伊此時沒有打算觸及改革,所以隻是稍微在一些簡單的位置上,放了一些女子來用。

    “璩兒,可曾見到你師妹?”

    蔡邕費盡心思,從洛邑繞道,先去了河東,然後拜見過並州刺史張懿之後,才持書信到了燕國,並沒有第一時間就去拜見楊伊,畢竟這位長公主的脾性,如今還不知道,隻是傳言中頗為嗜殺!

    大長秋、中常侍趙忠,就因為一語觸怒這位殿下,被一掌斃殺,河東衛氏出言不恭敬,就被搶了接親的女子,中山甄氏,據說是因為不願答應一些要求,就幾乎被滅門了,雖然甄氏看似沒死多少人,不過家中商隊被奪,門客被殺,兵甲被除,官職被革,這對一個郡望世家來說,和滅門也沒兩樣了。

    如此凶名,蔡邕不敢怠慢,先試著派徒弟聯絡一下,因為持有並州刺史張懿的名帖,倒也沒有被怠慢,不過也沒什麽優待,隻是免除了被拉去做苦役。

    據說,現在燕國隻有兩種人,一種是屯田的軍戶和民戶,一種是商人,但凡是遊逛到燕國的流民、遊俠兒,大都被拉去屯田,除非是商人。

    所以,整個燕國,如今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這建立在高壓的統治之下,福利就是能吃的飽,穿的暖,這已經不錯了。

    外有百萬黃巾威脅,所以這種高壓統治,並沒有引起什麽民亂,至於那些敢於反抗的世家,已經早一步被剪除了,成了楊伊“凶名”的一部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