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國內研究進展

    在國內,20世紀80年代之前,中國傳統農業文化的研究尚沒有成為一個專門的領域,隻是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般認識和反思中,意識到中國古代農業生產方式對中國文化的基礎性作用。近代著名思想家譚嗣同在總結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治和文化發展時,曾概括道:“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皆鄉願也。”表現出他已深刻地認識到中國文化的農業生產基礎。當代史學家錢穆先生也認為:“中國文化是自始到今建築在農業上麵的。”於是,國內學術界提出了“農耕文明”、“農業文化”等概念,但並沒有對此進行明確的界定和係統性的研究。對此,張豈之先生曾指出:“中國農業文化有悠久的曆史,深厚的積澱,豐富的內涵和輝煌的成就,是一塊值得開墾的處女地。”

    20世紀80年代以後,中國學術界掀起了文化研究的熱潮,其研究範圍十分廣泛,從一般文化理論到行業或產業文化,從世界文化到民族和區域性文化等,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研究格局。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農業文化進入了學者的研究視野。率先對此進行研究的是農村社會學、農業文化專家鄒德秀先生。他從80年代開始思考中國農業文化問題,1990年出版了《綠色的哲理》一書,1992年出版了《中國農業文化》專著,提出了有關中國農業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和體係框架,由此標誌著中國農業文化理論體係的初步建立。20世紀90年代,史學家馮天瑜及其合作者在《中華文化史》一書中專辟章節,探討了中華文明的農耕基礎以及中華農業文明的若幹特征。此後,不斷有關於中國農業文化的研究文章發表,表明農業文化研究的進展和深化。綜觀20多年來國內的有關中國農業文化研究,其理論成就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麵:其一,界定了農業文化概念,大致規定了中國農業文化研究的基本內容,形成了中國農業文化的理論體係。其二,揭示了中國農業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和基礎地位。學者們提出中國傳統農業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體係中既不是分支文化,也不是附屬文化,而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和根基。“中國古代的哲學理論、價值觀念、科學思維及藝術傳統,大都受到農業文化的影響”。其三,論述了中國農業文化的未來地位。多數研究者認為,適應農業生產和農業社會需要的中國農業文化必然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革,但包含在農業文化之中的智慧和合理內容,將成為新文化建設的重要思想資源。為此,鄒德秀先生提出了工農業文化新的綜合的文化模型;馮天瑜先生則提出了“東方智慧與西方智慧互補互濟、古典文明與現代文明友好對話”的文化方略,表現出對中國農業文化在現代社會中應有價值的認可。

    20多年來國內關於中國傳統農業文化的研究成果,為本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不僅提供了寶貴的思想資料,而且在方法上也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啟迪作用。關於中國傳統農業文化轉型問題的研究,可以看做是這些研究工作的繼續和深化。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