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誌學的工業局長在紡織廠穩定之後,徹底坐穩了。工業局的上上下下對這個能夠應付如此複雜局麵的局長都佩服有加。個別想繼續跟武誌學鬥智的人也沒了幫手。武誌學在工業局的一番部屬也迎來了開枝散葉的一天。

    陽江市無線電廠生產的第一台黑白電視機在1987年1月1日下線了,當新聞通過地方電台播報給全市人民的時候,陽江市沸騰了。從此他們可以盡情的買電視了,因為無線電廠同日改名為陽江電視機廠,計劃每年產出17寸黑白電視5萬台,優先供應陽江市民。

    東湖省輕工業學校也在同一天宣告成立了,計劃在今年的9月1日招收第一批學生入學。陽江市從此有了自己的第一所大專院校。

    還是同一天,陽江市紡織印染總公司成立,張宏宇將陽江所有做棉花種植、加工,棉布紡織、化纖織造、印染的相關企業,在工業局的牽頭下進行了整合。從此,陽江紡織品的招牌在全國打響了。

    1987年,是陽江幹部群眾為之自豪的一年,他們在全省第一個取消了紡織品的計劃供應票。周邊省市、乃至全國各地的客商都來陽江進貨了,紡印總公司的銷售處每天都人滿為患。王楠粗算了一下,總公司今年將要曆史上第一次銷售額過億了,她不敢相信這個奇跡將要在她的參與下創造,她更不敢相信,如果按照承包合同,她到年底的時候就會擁有怎樣的財富。

    可以預計的是,1987年必然是陽江財政收入跨越式增長的一年。一年之計在於春,經曆過太多坎坷的幹部們沒有敢鬆懈,他們全力以赴為著夢想努力著……

    在這美好的年景裏,大慶是最憂心忡忡又緊張快樂的人,他的兩個女人都懷著孕,一個預產期在6月份,一個預產期在8月份,他怕自己的女人累著,每天都小心的伺候去給兩個女人送湯送飯。派出所的院子裏基本上一到11點就開始飄來各種香味,這一年,也是派出所的民警夥食最好的一年,大慶怕大夥笑話他,每天都自掏腰包給大家買好食材,讓大家各展身手,然後他選定最優品種給二女和他幹爹送去,省下的所裏其他人享用,他自己就成了唯一吃不好飯的人。

    張宏宇本著治大國若烹小鮮的態度,把紡印公司管理的井井有條,沒事的時候就回家逗逗兒子,現如今,他已經可以名正言順的坐著當年陽江政界人人談而色變的標致車招搖過市了,巴結他的人都說:張廠長的氣質和這車最配!

    曹青雲心中憂心忡忡,馬上就都到新一屆領導幹部調整的時候了,他一直沒有收到各方麵的消息,雖然他也拜訪了一些老領導,但是收效甚微。尤其是張宏宇的父親對他的態度,讓他感覺到了一絲緊張,張東鵬是個心細如發的人,他早就觀察到了曹青雲想讓張宏宇去收拾紡織廠爛攤子的目的,雖然紡織廠穩定住了,還通過市裏整合了資源、擴大了規模。但是曹青雲為了自保而想出的下下策實在讓他難以苟同。曹青雲也在這樣的宦海浮沉中被調整到了省政協,幹起了閑職,陽江市的主要領導裏,也再沒有了張東鵬的老部下。但這也是這個智慧的高級領導所樂於看到的,因為這樣就更能讓小兒子“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自己隻要像如來佛祖一般,給他在天邊豎起個“五指山”就好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